无数的礼花在那一刻同时冲上了浩瀚的夜空,无数的庆祝活动立即在那一刻同时缤纷上演,中国人同时被巨大的幸福击中:酝酿已久的奥运激情在萨马兰奇略带兴奋的宣布中瞬间被点燃了!无数焰火布满了幸福的夜空,国旗、掌声、呼喊,世纪最华丽的光影交响曲,在北京城中心瞬即拉开了大幕。
那一夜北京的狂欢,我并没有置身其中,但同他们相比,我离奥运风暴的中心更近,也有幸目睹了更多惊心动魄的镜头和瞬间。
当时,我作为北京奥申委赴莫斯科代表团的一员、作为北京申奥的多媒体总策划,和********副主席、北京市的一些领导以及许多奥申委的同事一起,远赴俄罗斯的莫斯科城,亲临陈述现场,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委员会议上负责申奥陈述等诸多工作。
在莫斯科的那个难忘的日子里,在最终结果出来的前几个小时,我们这些工作人员,一方面,满心焦急地等待着结果;另一方面,还要冷静地处理工作上的程序。一会儿觉得兴奋,一会儿又觉得压力陡增。在那种紧张压抑的情绪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自己了。
我们兴奋地等待着结果,正像我1977年参加高考后等待成绩结果一样,但今天交的是全国人民向我们出的一张考卷呀!此时还要告诫自己不能有丝毫放松和马虎。在那样的心境下,在异国他乡,我们这些工作人员经历了漫长的、精心的准备后,等待着最后那一秒。#p#分页标题#e#
当天下午,按照北京奥申委的要求,除了到现场参加陈述的人员及现场助威团以外,其他工作人员全部集中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电影厅里收看转播。等我和其他的同事急匆匆地在友谊大道下了车,奔到大使馆的电影厅里,发现偌大的电影厅里已经坐满了人。
北京时间7月13日晚上10点5分刚过,第二轮投票结束,统票工作立刻开始。莫斯科国贸中心的电影厅一片寂静,静得可怕,静得让人揪心。坐在电影厅里的五个群体,面对着四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当时日本大阪在靠前轮投票时已经被淘汰)。但那一刻坐在那一位置,大家只有一种心情:紧张,令人窒息的紧张,紧张到无法说出一句话,无法大声呼吸,无法安然入座。
当我们通过大屏幕看到萨马兰奇先生宣布“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北京”这句话时,电影厅哗啦一片座椅的响动,北京申委团队的所有人立刻从座椅上跳起来,我们声嘶力竭地大喊,“啊—啊—啊!”
旁若无人,只想大喊。
与此同时,我所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电影厅里坐着五六百人,整个屋子瞬间乱了,乱得好像有成千上万的人;整个屋子炸了,那么多人同时呐喊,好像那一刻全世界的声音都从这间电影厅里发出。我们都不知道台上屏幕中播出的内容,各自在呼喊,大家互相握手致意,紧紧攥住旁边同事的手,喊得自己嗓子发麻,喊得双眼模糊,喊得顾不上去擦眼角的泪水。在亲眼看见了萨马兰奇先生宣布北京获胜的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怎么能不欢呼,怎么能不呐喊,怎么能不哭泣!
世界被那片跳起的耀眼红色震撼了!
世界被那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和红旗下眼泪纷飞的中国面容震撼了!
莫斯科的庆祝活动就从我们在电影厅里的惊人一跃、奋力一喊中开始了。回想起来,同北京的沸反盈天相比,莫斯科一点儿也不逊色,在那里,也同样是无法抑制的狂欢和一阵又一阵的哭泣。所有的人都在哭,所有的人忽然丧失了语言能力,已经无法说出什么有逻辑的句子:无论他是多么有经验的专家,多么冷静的工作人员,置身那样的氛围里,谁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支持北京申奥的声援团和当地华人在莫斯科红场欢呼胜利
本文摘自《中国式申奥》纪念珍藏版,作者黄克俭,团结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
《中国式申奥》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任中国奥申委多媒体总策划期间的工作历程,他与奥申委的同事们一道披肝沥胆,千锤百炼。终以卓异的智慧、精妙的创意、专业的表现和严苛的细节,铸就了中国申奥代表团的完美陈述,征服了国际奥委会,征服了世界。本书真实再现了作者在奥申委的工作始末,披露了奥申委为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努力过程,突出了申奥成功的各种不为人知而精彩纷呈的细节,令读者回到申奥的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p#分页标题#e#
更多推荐
《顾拜旦说》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奥运会会徽、会旗及奥运五环设计者,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语录评注集。以每日摘取一段顾拜旦语录并进行评析的形式,将顾拜旦的生平和现代奥运会的创立始末散落在三百六十五段引文和评述中。阅读本书如同与顾拜旦男爵和作者赫斯勒先生展开一场跨越三重时空的讨论会,是对现代奥运会诞生经过的重温,是对顾拜旦男爵关于奥林匹克愿景的美好畅享。
-往期精彩文章-
1、奥运冠军退赛引热议,向压力低头,低得对!2、7月图书榜出炉,就知道会有这本!3、郎平卸任女排主帅:从优秀球员到出色的教练,传奇永不落幕!
8.8囤书节图书每满100减50叠加优惠券每日准点抢
▼
赞且在看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