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调皮电商 木芯
顺丰最近真是“水逆”,不想上新闻却天天被挂在热搜上。
丰巢收费被***的事还没消停,外卖小程序“丰食”的上线又激起了市场的千层浪。
尽管顺丰官方在对此事的回应中拼命想要低调,称丰食上线的初衷是疫情期间解决自己企业内部员工的用餐问题,并未对外开放。
其小程序也随之修改,从可以接受个人下单,变成必须验证企业用户才能下单。原本页面上显示入驻的52家餐饮企业,也被迅速删减到仅剩9家。
其实,看现在商家和用户对丰食的殷切期待,顺丰在公关上的故作低调已经大可不必。丰食为内部供餐是假,希望通过为顺丰大客户提供企业订餐服务,切入外卖市场才是真。
有很多蛛丝马迹可以证实这一点。
首先,是从四月开始,顺丰就申请了大量关于外卖、团餐的商标。另外,如果真如顺丰所说,初衷是为了解决十几万顺丰员工疫情期间的就餐问题,为什么入驻丰食的餐饮企业测试了几个月,都没有接到单?
商标网显示,4月8日顺丰申请了大量外卖团餐相关商标。早在去年10月顺丰同城独立运营,逐渐向本地生活渗透,顺丰与美团饿了么的正面竞争就注定不可避免。不是今天的丰食,也会有明天的丰评。
但是,外卖平台绝非有运力就可以做。
竞争的关键点,一是前台流量和用户的获取,二是对商家的管理。这都不是顺丰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是顺丰的劣势。所以顺丰同城此前虽然也送外卖,但都是为自建了小程序或者微信商城的连锁餐饮商家(如麦当劳必胜客)做配送服务,从没有做过订单撮合。
相信顺丰自己也知道,如果真的要面向普通用户做外卖平台,不只是无底洞式的烧钱补贴抢用户(美团可是一年能亏一千亿的主),组建城市地推团队,辅导管理商家,就够她交几年学费的。嘿店社区项目的惨败还历历在目,顺丰想必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顺丰的基因是2B,在物流的大客户服务上,顺丰在业界的口碑一直极好,这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从这个逻辑上延伸,丰食定位在为大客户提供企业订餐服务,看似是说得通的。但如果了解团餐市场的特点,就会发现,丰食的前景其实并不乐观。
因为团餐市场的痛点不在配送效率,而在产品和服务,顺丰以配送服务商的角色切入,能提升的效率很有限。
据与丰食签约的商家透露,顺丰同城配送的费用标准是3公里内8元,超过3公里每公里多加2元。这个价格与其他第三方配送平台相比,完全没有优势,只能说不算太高。
对订餐企业来说,他们亟需的是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诸如餐标怎么定,菜色口味的特殊要求,如何保障食品从出产到运输途中的安全不变质,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
而丰食平台目前的入驻商家,大多是普通餐厅,他们能提供的团餐菜色口味很有限,港式餐厅可能就是烧鸭饭,川菜馆可能是麻婆豆腐盖浇饭,而且因为门店的成本结构与专业的团餐厨房有很大差异,成本又不具优势。这样的团餐预定平台,显然只能是偶然应急之用,几乎不可能服务真正的大客户。
某茶餐厅的团餐选择仅有三种,五份起订,在X团上的销量为0其实,调皮电商的会员中也有专业做团餐的,叫一米云站,他们可以为上千人的学校、医院提供定制化的营养餐和汤品,因为集中采购集中制作,在保证口味和营养的情况下,成本比普通餐厅低得多。这样从产品端发动的变革,才是团餐行业真正需要的。而丰食显然做不了这么深,目前看来,他们只是利用自己的客情做了最简单的信息搭桥,顺便提供不具竞争力的配送服务。如果没有补贴***,能做的空间就很有限了。
最后还想感慨一下,丰巢收费热点时,很多人还在批评丰巢是借垄断地位无理收费;这次丰食上线,顺丰又成了打破美团饿了么垄断地位的英雄和希望。果然又是那个经典的寓言故事吗?
打败恶龙的勇士,终将成为新的恶龙。
短库案例86:入驻快手不到三个月,积累百万粉丝。直播带货单日流水最高超过700W,在泸州老窖专场直播中带货640W+!“快手酒仙”在账号运营上有哪些技巧?详情欢迎加入知识星球了解:
▼
往期推荐
1 | 丰巢快递柜收费的背后,是顺丰在电商里又陷入一个误区 |
2 | 创业者20天战“疫”日记:从700家门店歇业到每天100场直播 |
3 | 巨头的安全感:打不死你,就交个朋友吧 调皮学堂电商大师课:一个可复制的颠覆式电商打法 |
先转后看,年薪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