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生长激素预处理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是怎样的?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预处理在辅助生殖领域主要用于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或卵母细胞质量不佳患者的妊娠结局,其使用方法和剂量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卵巢反应及治疗目标调整,以下为临床常见方案及注意事项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预处理在辅助生殖领域主要用于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或卵母细胞质量不佳患者的妊娠结局,其使用方法和剂量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卵巢反应及治疗目标调整,以下为临床常见方案及注意事项:

一、适用人群与治疗目标

1. 适用人群

高龄(>35 岁)且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如 AMH<1.2 ng/mL、AFC<6 个);

反复 IVF 失败(≥2 次优质胚胎移植未着床),排除子宫或男方因素;

卵巢低反应(既往促排卵周期获卵数≤3 个);

特发性卵母细胞质量异常(如多次取卵胚胎质量差)。

2. 治疗目标

改善卵母细胞线粒体功能,提升胚胎发育潜能;

增加颗粒细胞增殖,提高雌激素合成能力;

调节卵巢局部血流及生长因子(如 IGF-1)表达,优化卵泡微环境。

二、生长激素预处理的常用方案

(一)剂量与疗程

方案类型剂量用药时间适用场景长周期预处理2-4 IU/d(1-1.33 mg/d)月经第 2-3 天开始,持续 8-12 周(至促排卵启动)卵巢储备严重低下(AMH<0.5 ng/mL)、计划全胚冷冻周期短周期预处理4-6 IU/d(1.33-2 mg/d)前一月经周期黄体中期开始,至促排卵扳机日反复 IVF 失败、需快速启动周期患者促排卵同步使用2-3 IU/d(0.67-1 mg/d)促排卵药物(如 Gn)启动同时开始,至扳机日改善促排卵过程中卵泡发育同步性个体化调整方案起始 2 IU/d,每 2 周根据 IGF-1 水平调整监测 IGF-1 至正常上限(200-300 ng/mL)避免过度刺激导致副作用(如水肿、高血糖)

(二)给药途径与时间

途径:皮下注射(常用腹部、大腿外侧或上臂三角肌区域),避免肌肉注射以减少疼痛;

时间:建议固定晚间注射(如睡前),模拟人体生长激素自然分泌的昼夜节律(夜间分泌高峰)。

三、剂量调整依据与监测指标

1. 基于 IGF-1 水平调整

目标范围: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1)维持在年龄匹配的正常上限(如 30-40 岁女性正常范围 114-492 ng/mL,建议控制在 200-300 ng/mL);

调整原则:若 IGF-1<200 ng/mL,可增加 GH 剂量 1 IU/d;若>300 ng/mL,需减少剂量或暂停,避免过度刺激。

2. 卵巢反应监测

超声监测:每 2 周评估 AFC 及卵泡生长速度,若出现卵泡过早发育(直径>10 mm),需警惕 GH 可能诱发的早发 LH 峰,可联合 GnRH-a 抑制;

激素检测:月经第 2-3 天复查 FSH、E2.若 E2>80 pg/mL 或 FSH>12 mIU/mL,可能提示卵巢反应仍不佳,需考虑是否继续 GH 治疗。

四、不同辅助生殖周期中的应用细节

1. 常规 IVF/ICSI 周期

预处理阶段:长周期方案(如 8 周)可改善卵母细胞成熟度,尤其适用于 AMH<1.0 ng/mL 患者;

促排卵阶段:同步使用 GH(2-3 IU/d)可增加获卵数(平均增加 1-2 个),但需注意与 Gn 剂量的协同效应(避免 Gn 过量导致 OHSS)。

2. 冻胚移植周期(FET)

内膜预处理:部分研究显示,GH(2 IU/d,持续 2 周)可通过促进内膜血管生成,提高内膜厚度(尤其适用于薄型内膜<7 mm),但证据强度较低(2023 年《Fertility and Sterility》meta 分析)。

3. **周期(Recipient)

受体预处理:高龄受体(>40 岁)使用 GH(2-3 IU/d,持续 4 周)可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着床率,但需严格监测 IGF-1 以防代谢风险。

五、副作用与安全管理

1. 常见副作用及处理

副作用发生机制发生率处理措施水肿 / 关节痛钠水潴留、软组织水肿5%-10%减少剂量至 2 IU/d,或联合利尿剂(如螺内酯)高血糖胰岛素拮抗作用2%-5%治疗前筛查空腹血糖,若>5.6 mmol/L 需调整剂量,必要时加用二甲双胍乳腺胀痛雌激素协同作用3%-7%监测 E2 水平,若>300 pg/mL 可联合 GnRH-a 抑制注射部位不适局部刺激或过敏1%-3%更换注射部位,使用冰袋冷敷缓解疼痛

2. 禁忌与慎用人群

绝对禁忌:活动性肿瘤(如乳腺癌、垂体瘤)、严重糖尿病(血糖>11.1 mmol/L)、未经控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对慎用:肢端肥大症病史、重度肥胖(BMI>30 kg/m²)、有血栓栓塞史(GH 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

六、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指南建议

1. 证据等级

2022 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指南:推荐 GH 用于卵巢低反应患者(证据等级 2B),建议剂量 2-4 IU/d,预处理 8-12 周;

2023 年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共识:对于高龄或反复失败患者,GH 可作为备选方案,但需个体化评估风险(证据等级 3)。

2. 争议点

目前缺乏大样本 RCT 研究证实 GH 可显著提高活产率(多数研究显示临床妊娠率提高 10%-15%,但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长期安全性(如子代肿瘤风险)尚未明确,需更多随访数据(现有研究随访至子代 5 岁未见异常)。

七、患者使用注意事项

1. 治疗前评估

完善检查:垂体 MRI(排除垂体微腺瘤)、IGF-1、空腹血糖、甲状腺功能(TSH、FT4)、乳腺超声;

告知风险:明确告知 GH 预处理非一线治疗,可能存在疗效个体差异(约 30%-40% 患者无反应)。

2. 用药期间监测

每 2 周复查 IGF-1、血糖,每月评估乳腺及甲状腺功能;

若出现持续水肿、视力改变或头痛,需立即停药并排查垂体瘤压迫。

3. 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

避免与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用,可能拮抗 GH 的促合成作用;

与二甲双胍联用可降低高血糖风险,尤其适用于胰岛素抵抗患者。

总结:个体化剂量与规范监测是关键

生长激素预处理的剂量通常为 2-6 IU/d(1-2 mg/d),根据 IGF-1 水平及卵巢反应调整,以囊胚期胚胎形成率、临床妊娠率为疗效评估核心指标。尽管存在水肿、高血糖等潜在风险,但在规范监测下安全性可控,尤其适用于卵巢储备低下或反复 IVF 失败的患者。建议在生殖专科医生指导下,结合年龄、AMH、既往促排卵反应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充分权衡疗效与风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k.jiuquan.cc/html-1215207/
上一篇试管降调用什么药物?达菲林是什么药?
下一篇 真实案例!单身女性从泉州赴金门试管圆梦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