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做了三代试管两次,还是失败,是不是我身体真的不行了。”
“年纪也不大,报告也正常,怎么就是怀不上?”
这类反馈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很多人一旦经历连续失败,就开始自责,怀疑自己是不是年纪太大、卵子太差。但实际上,三代试管失败的原因远远不止身体因素,更多时候,是流程中的某些关键环节没做好。
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那些看起来“你什么都做对了”却还是失败的背后,真确可能出错的四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出错:促排方案不适合你的身体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标准化的促排方案,尤其是高龄、卵巢功能低下或多囊体质。常见错误包括:
促排药物选择不当,剂量过高或过低
卵泡生长节奏没跟上,用药时间节点出错
医生未及时调整方案,导致卵泡质量下降或排卵过早
这类问题通常体现在“胚胎发育不好”或“可筛查胚胎数量少”,从源头就影响了整个试管周期的质量。
第二步出错:筛查正常但胚胎质量不稳定
三代试管虽有PGT筛查,但它筛的是染色体,而不是胚胎的所有发育能力。以下问题常被忽略:
胚胎形态评分差,即便染色体正常也难以着床
实验室胚胎培养条件不稳定,影响囊胚形成率
囊胚移植日龄与子宫内膜窗口不匹配
所以,有些客户看到报告上写着“有正常胚胎”,但移植后就是不成,其实问题出在了筛查之外的胚胎状态。
第三步出错:移植策略一刀切,忽略个体差异
移植环节很多人以为只是“放进去”那么简单,但其实这一步决定成败的关键点非常多:
移植时机是否对接内膜窗口
是否做过ERA检查判断着床窗口时间
是否使用合适的内膜支持方案
是否存在潜在的免疫干扰或宫腔炎症
尤其是那些“多次失败,胚胎质量又不错”的客户,很多就是栽在了这个环节上。医生若不主动建议做个性化检测,患者很容易反复移植反复失败。
第四步出错:忽视男方精子质量与基因异常
很多试管方案将重点放在女性身上,却忽视了男方因素。在三代试管中,男性问题依然是失败的重要隐因:
高精子DNA碎片率影响胚胎发育
携带隐性遗传病变但未进行基因检测
染色体倒位或易位未被检测出来,影响胚胎染色体稳定性
尤其在胚胎筛查时如果频繁出现“全胚异常”,建议做FISH或某染色体微缺失分析排查男性遗传因素。
总失败不等于没希望,但需要要复盘思路
很多客户一失败就换、换医院、换医生,但核心问题并未被解决。试管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每次失败后仍然不知道原因。
你可以试着问自己:
这一次失败,医生有没有给出合理解释
是否对每个步骤都做了数据记录
是否真确做过内膜、免疫、染色体、宫腔环境等个性化分析
如果以上都没有明确过,那下一次还可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写在最后:不是你身体差,而是你应该换种方式去做
三代试管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每一次都要成为下成功的基础。真确有经验的机构,会在失败后主动帮你复盘全流程,分析每一个关键节点是否需要优化,而不是仅靠经验值和重复操作。
如果你已经做了多次三代试管却仍未成功,不妨找我们做一次失败周期复盘分析,通过数据对比找出真确问题,再决定下一步怎么走,而不是继续盲试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