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了,很多准妈妈都希望这段日子能轻松一点,毕竟身体变化大,情绪也容易波动。其实啊,想要轻松度过孕期,有些事儿还真得提前做好准备,不能偷懒。下面这些事,虽然看起来有点琐碎,但真的做了,你会发现整个人都会安心不少。
1. 定期产检,别嫌麻烦
产检是孕期最重要的一件事,虽然跑医院确实挺费时间的,但真不能图省事。每次产检医生都能看到宝宝的发育情况,也能第一时间发现有没有什么异常。比如胎位正不正、羊水多不多、宝宝长的怎么样,这些都得靠产检来确认。
而且,产检还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像有没有贫血、血糖高不高、血压稳不稳定,这些对妈妈和宝宝都很关键。别想着“我感觉挺好的,应该没问题”,很多时候身体不会直接告诉你哪里出问题,产检就是提前发现问题的“预警器”。
2. 饮食要讲究,不是“一人吃两人补”
很多人怀孕后就放开吃,觉得婴儿需要营养,自己得多补点。其实这个想法有点偏了。孕期饮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吃得科学、吃得均衡。
多吃点蔬菜水果,蛋白质也要跟上,但油炸、高糖的食物最好控制一下。特别是到了孕中后期,容易出现妊娠糖尿病、高血压这些问题,饮食控制真的很重要。
还有,别乱补保健品。很多人听说这个好那个好,就各种补。其实,只要正常吃饭,再配合医生建议的叶酸、钙片这些,基本就够了。乱吃补品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3. 适当运动,别总躺着坐着
很多人一怀孕就怕这怕那,整天躺着坐着,生怕动多了出问题。其实,只要不是高危妊娠,适当运动对顺产和控制体重都很有帮助。
比如每天散散步、做做孕妇瑜伽、或者去上游泳课,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不仅能帮助顺产,还能缓解孕期腰酸背痛、改善睡眠,心情也会好很多。
当然,运动也要适度,别太累,出汗别太多,感到不舒服就马上停下来。运动前最好先问问医生,看自己适合什么强度。
4. 睡眠要调整,别硬撑
怀孕后,特别是到孕晚期,睡觉真的不容易。肚子大了,翻身困难,还容易起夜。但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到你的精神状态和宝宝的发育。
建议孕早期就开始调整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孕中后期可以试着侧卧睡,尤其是左边卧,这样对胎盘供血更好。还可以用孕妇枕来缓解肚子的压力,帮助入睡。
如果晚上睡不好,白天可以适当补个觉,但别睡太久,不然晚上又更睡不着了。
5. 心情要放松,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怀孕期间,情绪波动是正常的,激素变化大嘛。但要是总是紧张、焦虑,对宝宝和妈妈都不好。所以,要学会放松自己,别太较真。
可以多和老公、家人聊聊,有啥不舒服、不开心的说出来,别憋在心里。也可以找朋友聊聊天,看看轻松的电视剧、听听音乐,转移注意力。
如果实在觉得情绪特别低落,影响到日常生活,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聊聊,别硬扛着。
6. 提前准备待产包,别临时抱佛脚
很多人到了快生了才开始准备待产包,结果手忙脚乱,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其实,提前一个月就把待产包准备好,心里也踏实。
待产包里要放的东西包括:身份证、医保卡、产检资料、洗漱用品、换洗衣服、宝宝的小衣服、纸巾、卫生巾等等。医院一通知入院,拎着包就能走,不用临时翻箱倒柜。
除了实物,还要提前了解去医院的路线、交通工具,最好让家人也熟悉一下流程,这样真正临产的时候才不会慌。
7. 和家人多沟通,别自己扛
怀孕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整个家庭的事。很多时候,准妈妈情绪不好、身体不舒服,其实是因为感觉没人理解、没人分担。
所以,要多和家人沟通,尤其是老公。让他知道你身体的变化、你的担心、你的需要。这样他才能更好地照顾你,而不是总说“你怎么又不开心了”。
如果家人对孕期知识了解不多,也可以一起看看相关的书籍、视频,一起学习,这样大家都能更理解彼此。
8. 学点分娩知识,别一问三不知
很多人对分娩一无所知,只知道“疼”,结果越临近预产期越害怕。其实,提前了解分娩过程、顺产和剖腹产的区别、还有分娩镇痛这些知识,会让你更有底气。
可以参加医院的产前课程,或者找些靠谱的资料看看。了解得越多,越不会被一些“吓人”的说法影响情绪。
9. 保持个人卫生,别忽视
怀孕后身体抵抗力会下降,更容易感染。所以个人卫生一定要注意,特别是私密部位的清洁。勤换内裤、注意外阴清洁、避免穿紧身裤这些小细节都要做到。
洗澡的时候水温别太高,也别泡太久,不然容易头晕。洗完澡擦干身体,尤其是下身,保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10. 睡前泡脚,缓解疲劳
很多孕妈到了晚上会觉得腿肿、脚胀,这时候睡前泡泡脚,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放松身心,帮助入睡。
不过泡脚水温别太高,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就行,泡完擦干脚,穿上袜子,别着凉。
其实,怀孕虽然辛苦,但只要提前做好准备,保持好心态,生活还是可以过得轻松一些的。上面这些事,看起来都是小事,但一件件坚持下来,你会发现整个人都会更安心、更舒服。希望每位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可爱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