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价疫苗到底有没有必要打?最近几年,尤其是年轻女性群体中,打九价疫苗几乎成了一种“潮流”。很多人为了抢一个名额,甚至熬夜排队、托关系、等好久。那么,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这么疯狂去打呢?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得搞清楚,九价疫苗到底是什么。九价疫苗其实是一种宫颈癌疫苗,全名叫“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英文缩写是HPV疫苗。它能预防9种HPV病毒的感染,而这9种病毒是导致大多数宫颈癌和一些其他癌症、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打这个疫苗,说白了就是预防宫颈癌和其他相关疾病的一种手段。
那问题来了,既然它是预防宫颈癌的,那是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打呢?答案其实不是绝对的,但如果你是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那打这个疫苗是有很大好处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宫颈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一直都不低,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而HPV病毒感染又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而九价疫苗可以预防大约90%的宫颈癌病例。所以,从预防疾病的角度来看,它确实有打的必要。
而且,九价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是在女性还没有开始性生活之前,也就是在9到14岁左右接种两针,效果最好。如果已经有过性生活,也不代表就不能打了,只是效果可能会打点折扣,毕竟可能已经感染过某些类型的HPV病毒。
那为什么现在大家都疯了一样地打九价呢?其实原因有几个:
第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以前很多人对宫颈癌和HPV病毒几乎不了解,但现在随着科普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尤其是像一些科普博主、医生在社交平台上不断宣传,让大家意识到这个疫苗的重要性。
第二,九价疫苗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供应非常紧张,很多人抢不到。这种“稀缺感”反而让大家更加想要打。就像买东西一样,越是难买的东西,大家越想买。所以很多人一听说可以预约了,就赶紧去抢,生怕错过机会。
第三,九价疫苗的覆盖范围比四价、二价疫苗更广。简单来说,二价疫苗只能预防两种HPV病毒(16、18型),四价疫苗多了两种(6、11型),而九价又加了五种(31、33、45、52、58型),所以能预防的病毒类型更多,保护范围更广。很多人宁愿等更久,也要打九价,而不是退而求其次打四价或者二价。
第四,社交媒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现在很多人刷短视频、看小红书、刷朋友圈,看到别人打了疫苗,还分享自己的经历,甚至有人说打了以后“安心多了”,这就容易形成一种从众心理:别人打了,我也得打。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九价疫苗确实好,但也不是说不打就一定会得宫颈癌。它只是降低了风险,不是百分百预防。而且,即使打了疫苗,也不能忽视定期的宫颈癌筛查,比如TCT和HPV检查。因为疫苗不能覆盖所有致癌的HPV病毒类型,也不能清除已经感染的病毒。
另外,有些人可能因为年龄、身体状况、经济原因或者供应问题,暂时打不了九价疫苗,也不用太焦虑。四价和二价疫苗也都有不错的保护效果,尤其是二价疫苗,虽然覆盖的病毒类型少一些,但对16、18型的预防效果也很好,这两个型别是导致大多数宫颈癌的“罪魁祸首”。
还有,男性其实也可以打九价疫苗的。虽然宫颈癌是女性特有的疾病,但HPV病毒也会导致男性的生殖器疣、肛门癌、口咽癌等疾病。所以,九价疫苗对男性也有预防作用。不过目前在国内,男性接种HPV疫苗的接受度还不算很高,很多人对此了解不多。
总结一下,九价疫苗有没有必要打?如果你是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没有开始性生活或者刚开始不久,那打九价疫苗是有很大意义的,可以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如果你已经有过性生活,也可以考虑打,虽然效果可能不如早期接种那么好,但仍然有保护作用。男性也可以打,但目前在国内还不是主流。
至于为什么现在大家这么疯抢九价疫苗,主要是因为大家对健康的重视提高了,加上疫苗供应紧张、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以及九价疫苗本身的保护范围更广,导致了这种“排队打疫苗”的现象。
不过,也不用太焦虑,如果实在抢不到九价,也可以考虑打四价或者二价,效果也不错。关键是尽早接种,不要等到年纪大了才想起来。毕竟,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所以,如果你在犹豫要不要打九价疫苗,可以先了解清楚自己的情况,再做决定。如果有条件、有机会,那就尽量打,但也不用因为抢不到而过度焦虑。健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疫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注意个人卫生,这些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