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奉贤南上海发展论坛】,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奉贤南上海发展论坛:第一届“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奉贤”而来
- 2、奉贤南上海发展论坛,感受南上海新魅力无限
1、奉贤南上海发展论坛:第一届“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奉贤”而来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员会、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宣传部、上海博物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联合承办的第一届“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于8月24日至25日在上海市奉贤区举办。
本届论坛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邀请行业精英、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奉贤金海湖畔,溯寻新江南文化之缘起,梳理新江南文化的时空坐标,立足新时代背景,着力塑造“新江南文化”品牌,为新江南文化的研究带来思考和启迪。
论坛简介
东方美谷核心区
三园一总部
博物馆
青溪老街望海楼
主论坛:
传承与创新——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
平行论坛一暨“慈善孝贤”五地论坛:
以“家文化”建设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平行论坛二:
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乡村振兴
平行论坛三:
新江南文化与城市软实力
平行论坛四:
从江南城市建设阅读江南文化意蕴
平行论坛五:
走进奉贤探寻江南史前文明演进
从2022年起,“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将每年在上海奉贤举办。继“传承与创新”主题后,将陆续聚焦“融合与创造”“演绎与传播”“生产与生活”“梦想与未来”等主题展开。奉贤区要着力将“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打造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推动长三角传统江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合作平台、用江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平台。
何为新江南文化?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神韵魅力所在,新江南文化则是在传承三种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它在奉贤的贤美文化中浸润生长,也将是奉贤新城魅力所在。
作为上海2035重点推进的“五个新城”之一,奉贤新城立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的发展定位,将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综合性辐射服务功能的节点城市、上海南部中心城市。立足上海发展的空间布局,奉贤新城在指导理念、战略定位、空间格局、交通网络、发展模式等方面,正进一步集聚世界智慧,勇创新城之“新”,加快“新城发力”,全力打造人民城市新典范。
奉贤新城规划面积67.9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依托天然水系、环城林廓等自然禀赋,这里以“十字水街”连接古镇遗存,形成“百里运河、千年古镇、一川烟雨、万家灯火”的新江南水乡景致,致力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城市建设中,奉贤坚持以高品质作为建设标准,打造可阅读的建筑,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大师和团队在这里留下了精品力作。
作为上海“五个新城”之一,奉贤新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江南文化,以文塑城;创新性塑造新江南文化品牌,以文立城;从与兄弟区域的竞合关系和差异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奉贤新城发展实际,进一步丰富、明确、阐释新江南文化的内涵外延、呈现形态和方向趋势,打造城市独特IP,以文强城,从而更好回答好新城“新在哪里”的实践命题。
以塑造新江南文化为突破,奉贤提出,积极传承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基因,更加凸显新江南特色、新江南标识、新江南内涵,打响城市软实力品牌,打造更富独特魅力的人文之城。通过文化创新,助推奉贤新城主动融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全面建设新城市、繁荣发展新农村、巩固壮大新经济,着力抓好“融合构建大生态、加快建设大交通、提升发展大民生、全面拥抱大数据”四大重要支撑,让城市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创造力。
以弘扬贤美文化为出发点,奉贤明确,传承开放包容、敢为人先、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江南基因,深入探寻贤美文化的历史根脉和演进路径,进一步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
“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在这样的思考和实践下应运而生。奉贤新城将以打造“上海文化”品牌为契机,立足新时代背景塑造新江南文化品牌,以文化振兴推进乡村振兴之路,以新江南文化激发奉贤新城建设发展新动能。
2022年度第一届高峰论坛的主论坛,将围绕“‘传承与创新’——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主题,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和奉贤区委书记李政将致辞,由奉贤区委副书记、区长袁泉担任主持,邀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长熊月之,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专家张鸿雁,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陈野,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作主旨演讲。
奉贤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多年来一直维持着家风建设的传统,滋养了当地的“家”文化。平行论坛一暨“慈善孝贤”五地论坛围绕“以‘家文化’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主题,邀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周旺作学术主持,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副院长沈可,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肖瑛,浙江省慈溪市、嘉兴市嘉善县、绍兴市上虞区、湖北省孝感市等地宣传部门领导,奉贤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向义海,奉贤区南桥镇党委书记等领导开展交流研讨。
以田园生态为底色,瞄准“奉贤是个大公园、村村都像度假村”的目标,奉贤走出了一条国际大都市背景下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平行论坛二围绕“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主题,邀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熊易寒作学术主持,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姜晓萍,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熊万胜,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乐天等专家学者,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黎而力,奉贤区委副书记骆大进,奉贤区青村镇党委书记等领导开展交流研讨。
软实力是实力之基。奉贤通过把新江南文化融入新城建设中,着力营造一座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人民城市。平行论坛三围绕“新江南文化与城市软实力”主题,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研究室主任毕旭玲作学术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徐锦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江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田兆元,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博导沈昕,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院民俗与非遗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丰明,上海海洋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馆长、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宁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阅江学刊》执行主编、编审渠红岩博士,江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语言文化中心副主任余红艳等专家,奉贤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蓓英等领导开展交流研讨。
江南文化底蕴离不开建筑的符号化表达,奉贤特色建筑的背后展现了新江南水乡风韵。平行论坛四围绕“从江南城市建设阅读江南文化意蕴”主题,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作学术主持,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宁越敏,同济大学资深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文化传播中心首席专家王国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郑崇选,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城乡创新设计研究院院长孙洪刚,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王晓静等专家开展交流研讨。
奉贤古以三冈成陆,现已发现的柘林古文化遗址、江海古文化遗址证明,奉贤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平行论坛五围绕“走进奉贤探寻江南史前文明演进”主题,邀请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作学术主持,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林留根,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教授王张华,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博士熊建雪,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黄翔等专家,奉贤区政协副主席邵惠娟,以及奉贤区柘林镇党委书记等领导开展交流研讨。
高峰论坛同时设置了李窑村、淳之文化、九棵树、博物馆等特色点位参观配套活动,邀请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沉浸式体验新江南水乡景致,感受奉贤新城“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无限魅力。
“传承与创新——‘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将为擦亮“新江南文化”品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江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更多新动力。
2、奉贤南上海发展论坛,感受南上海新魅力无限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的奉贤,绿树浓荫,千亩花海诉说着南上海的浪漫,万亩蔬果园散发着古华大地特有的甜蜜,数字江海的蓝图徐徐展开,“新江南文化”品牌日益彰显,正适合去走一走、看一看。
“行走的奉贤”启动仪式现场。奉贤区南桥镇供图
7月20日,由奉贤区委宣传部主办、奉贤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行走的奉贤”——迎接党的二十大街镇主题日媒体宣传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数十家媒体记者走进奉贤,全景展现南上海城市中心的新魅力,感受奉贤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打造人民城市新典范的创新实践。
行走的首站是奉贤区南桥镇。南桥,因桥得名。在南桥,历史与时尚交相辉映,乡村与城市彼此赋能,东方与西方互为融合。这里藏着上海的前世今生,也探索着当下与未来的对话;这里传承着最中国的家风,也吹拂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微风。到南桥,体验上海的另一种美。
南桥城区全景——半城半村。奉贤区南桥镇供图
推动高质量发展——钱包更鼓了!满满的获得感
“2021年,南桥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万余元,同比增加10.36%,这个数据要高于奉贤全区农村常住人口3.92万元的人均收入。”对此,南桥镇党委书记瞿磊很是自豪。
在村域面积1.8平方公里的光明村,村园分设,各自按不同途径“按下”招商引智乡村振兴键。途径不同,但目标一致,那就是强村富民,确保亿元资产、亿元税收、千万收入。2021年,光明村实现税收2.18亿元,村可支配收入1400万元,合作社股民股权分配连续三年保持60元/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了4.72万元。
67岁的村民龚杏连,目前的社保退休金每月有2300元左右,加上每股60元的农龄股分红,每年分到手1.1万多元,还有自家房屋出租收入,一年到头实实在在进账5万元。其实在光明村,龚杏连的农龄股还不是最高的,只能算得上平均数,但为人开朗和善的龚杏连觉得自己是个“小富翁”,常常自豪地对子女们说:“现在都不用靠你们养我,我的钱能一点点积累起来,想买什么就买,每年村里大米、水果也常发,过年的时候还会发油、米、干货大礼包,现在的生活啊,适意的不得了!”
光明村村民正在分发大礼包。奉贤区南桥镇供图
瞿磊介绍,南桥镇重点聚焦乡村经济再造、乡村空间重塑,全力擘画乡村振兴美丽图景。比如,压茬推进“良渚江海生态商务区”建设,壮大“三园一总部”,打造集田园创意总部、科技研发、在线新经济、现代观光农业等功能为一体的“江南理想乡村”,以开发区模式、现代化理念布局乡村振兴。同时,南桥镇全面深化镇域内宅基地改革,建设可容纳1000户农民上楼的“150安置基地”。并以共享理念为支柱,以村民需求为支点,把杨王村袁家宅作为新型乡村社区营造试点区域,促进村级经济增收,实现村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创造高品质生活——乡村变美了!满满的幸福感
位于南桥镇华严村的“橘米公社”,种满了橘树、桃树、枇杷树、柿子树……眼下,枇杷已下架,桃子正诱人,青绿的小金桔挂满枝头,放眼望去,田园风光无限。
“橘米公社”一隅。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一川烟雨,百里运河。“橘米公社”紧贴奉贤新城,由浦南运河、沙港、吴塘港、南桥塘四条河道合围而成,内部水系密布。200亩稻田、40亩橘园、15亩枇杷园、10亩柿园、20亩鱼塘……配套休息亭、会客厅、观景平台等公共空间,是一座全部由村集体土地、集体资金、集体劳动打造的村民共享园林式农业庄园,实现了四季产出全村分享,形成了村民共同劳动、共同收获的局面。
前些日子,华严村的老人们刚刚收到了“橘米公社”里种出来的甜甜糯糯的玉米。几十位村民,将雪白整齐、粒粒饱满的玉米装满竹篮,运到村里的仓库。仓库里,村民组长带领着几位村民围坐在玉米堆旁,将玉米分装好,并发放给各个村组的60岁以上老年人。
“橘米公社”里种植的玉米丰收了。奉贤区南桥镇供图
“夏天就盼着吃上村里自己种的本地玉米,我每年都有分到,用热水煮玉米,再放点盐,煮出来蛮鲜的。”80岁的村民何荣飞笑道。
公社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年华严村村民都能收到好几波“橘米公社”产出的玉米、鲜鱼、大米等农产品,“大家的幸福感满满的”。
“橘米公社”是南桥镇乡村振兴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南桥镇聚焦农业提质增效,全力打造绿色田园,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并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探索“产”“供”“销”和娱乐休闲相结合的一条龙式农业发展道路。江海村百亩彩稻、良渚园、桃花岛,沈陆村田木果梦想城、玺爱南果北移示范基地等等,都已成为远近知名的生态休闲好去处。
实现高效能治理——无人机飞上天!满满的安全感
很难想象,在乡间的宅基地里,居然还藏着一个无人飞行自动化机场!这便是位于江海村“三园一总部”内的上海翼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这里是上海唯一一家大疆授权的无人机巡检技术培训分校,目前有25名员工。我们从这里一步步成长,也获得了‘三园一总部’政策的扶持,现在也希望可以反哺奉贤。”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道。
藏在乡间宅基地里的无人飞行自动化机场。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前两年,很辛苦,很心酸,赢利全投入到硬件的购置和软件的开发,没能拿一分钱回家过年。”工作人员感慨道。不惜血本的技术积累,换来的是一个个全新的智能化引领性产品。
企业的经济目的是要有效益,但是为社会服务,翼枭同样责无旁贷。2020年初新冠**突袭,翼枭第一时间组建突击队,奔赴奉贤4个街镇46个村居,开展无人机高空喊话宣传和巡逻,还为医务工作者们带去了无人机远程测温技术,有效减少接触感染的风险。2021年7月,强台风“烟花”影响上海,翼枭创新采用无人机高空三维建模定位巡查,助力社区精准排摸废弃太阳能热水器,避免高空坠物。
今年**期间,翼枭启动新科技无人机智能停机坪技术,参与到南桥镇**防控工作中。针对小区全封闭、人员禁止进出的局面,翼枭充分运用了无人机的高机动性,通过无人机搭载高音喊话喇叭,在社区、公寓等区域内进行大范围空中巡查和高空喊话。“人工喊话辐射范围大概在一层至五层楼,还要爬上爬下跑来跑去,而无人机搭载高音喇叭喊话可以覆盖十层楼甚至二十层楼。”
翼枭公司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把政府的相关防疫措施和要求通过无人机传达给封控小区居民,稳定居民情绪的同时,也高效收集了小区内各条线的防**况,为场外的指挥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实际情况支撑。
无人机正在进行道路巡察工作。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摄
如今,翼枭为各行业提供无人机应用解决方案,已经在智慧公安、智慧农村、智慧园区、智慧工地建设等领域成功应用。近年来,在奉贤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智慧城市建设、文明城区创建等领域,每每都有翼枭的身影。
作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南桥镇是奉贤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交汇之地,更是上海市“五大新城”之一的奉贤新城建设发展的核心承载区。
鸟瞰奉贤新城。奉贤区新闻办供图
作为奉贤全区发展中的一个“重”镇,近年来,南桥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乘势而上、起而行之,一座活力无限、充满烟火气的城市跃然而出。这里有30分钟即达市中心的便利通路,也有新华医院等一流医疗资源,有奉贤中学等一批优质教育机构,有上报传悦坊、百联购物中心等新消费殿堂。“谁说国际大都市就没有乡村振兴?创业热土就远离‘诗和远方’?南桥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瞿磊如是说。
“陆家嘴的摩天大楼是上海,南桥的亭台楼阁也是上海;CBD冰美式的味蕾碰撞是上海,南桥老王生煎的烟火飘香也是上海。”瞿磊感慨道,“在网上,有网友这样评价南桥,我觉得很诗情画意,很中肯。”
本文关键词:上海奉贤 发展,上海奉贤发展规划,奉贤新发展,奉贤发展计划,上海奉贤发展集团。这就是关于《奉贤南上海发展论坛,第一届“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奉贤”而来》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