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狄更斯简介思维导图】,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狄更斯简介思维导图:狄更斯:伟大的作家,救人英雄,兼女儿眼中的大混蛋
- 2、狄更斯简介思维导图,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最伟大的作家狄更斯逝世
1、狄更斯简介思维导图:狄更斯:伟大的作家,救人英雄,兼女儿眼中的大混蛋
1870年6月9日,握在作家狄更斯手中的笔缓缓滑落,他在创作小说《德鲁特疑案》时突发中风去世。人们在他的墓碑上这样写到: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
狄更斯这个名字也许正在我们的记忆里慢慢消逝,但是他的小说《雾都孤儿》、《双城记》、《远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尔》、《老古玩店》以及他的名言“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机会不会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在你的人生中永远不要打破四样东西:信任、关系、诺言和心,因为当它们破了,是不会发出任何声响,但却异常痛苦”。这些狄更斯的思想其实一直影响着我们。
1812年夏,查尔斯·狄更斯出生在英国朴次茅斯市一个贫穷的家庭,10岁便在工厂当童工,几乎是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下才勉强完成了学业。20岁那年狄更斯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开始在报馆做采访记者。成年后的狄更斯活泼、开朗、气宇非凡,充满男性的魅力。
24岁时狄更斯与20岁女孩凯瑟琳·霍加斯结婚。凯瑟琳是位娇小柔弱的女子,喜爱看书,懂音乐,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
但是作为人妻,凯瑟琳也有很多的缺点,她不够精明,不会照顾自己和家人,也不懂得体贴丈夫,对于狄更斯的一些坏脾气,她总是一味的顺从。在为狄更斯生下10个儿女后,凯瑟琳身体开始发福,容颜老去,凯瑟琳遭到了丈夫的冷遇,他们的卧室里竖起了一只立柜,像一堵墙将他们隔开。
1865年夏天,狄更斯乘火车去伦敦,途径一座大桥时,火车突然脱轨,前面6节车厢坠落到桥下,狄更斯所在的第8节车厢悬在了半空中,危急时刻狄更斯打破车窗,成功逃生,还救出了两位年轻的妇人。狄更斯救人的事迹很快传遍英国,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但狄更斯却很少提及此事,甚至一度否认自己在事故现场,狄更斯这么做是想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英雄吗?
事实当然不是,被狄更斯救下的其中一位叫艾伦·特南的年轻女子,其实是他的旅伴,也是他的情妇。
当时他已经53岁了,而艾伦只和他的女儿差不多大,他当然不想让人知道这个秘密。狄更斯被这位比他小20多岁情妇迷得神魂颠倒,这种畸形的迷恋,暴露出了他人性中最恶的一面。他用尽各种手段与凯瑟琳提出离婚,甚至用羞辱的语言攻击这位为他生育了10个儿女的可怜女人。
最终狄更斯如愿以偿的与情妇艾伦生活在一起,但是他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与妻子离婚后,他的亲人纷纷离他而去,狄更斯死后,他的女儿说:虽然我无比的热爱我的父亲,但他却是一个混蛋。
狄更斯是一个伟大的作家,马克思曾赞誉他为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但作为一个普通人,狄更斯却在对待自己家庭和婚姻上遭到后人的诟病。
2、狄更斯简介思维导图,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最伟大的作家狄更斯逝世
(万象特约作者:一一)
147年前的今天,1870年6月9日,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最伟大的作家狄更斯逝世
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最伟大的作家,在其有生之年就赢得了空前的名声。狄更斯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代表作有《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雾都孤儿》、《圣诞颂歌》等。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应有尽有,我们也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也直下地狱。”这段《双城记》的开场白,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非常熟悉。
匹克威克外传
1812年2月7日,狄更斯出生于英国的朴次茅斯。10岁时,搬到伦敦附近的康登镇(Camden Town)。不久,父亲因债务问题而入狱,一家人随着父亲迁至牢房居住。狄更斯被送到一家鞋店作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或许是由于这段经历,备尝艰辛、屈辱,看尽人情冷暖,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关注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
不久,获得一笔意外的遗产,家庭经济状好转。狄更斯并没有接受很多的正规教育,是靠自学成才。狄更斯后来成为一名《晨报》的国会记者,专门采访英国下议院的政策辩论,也时常环游英伦,采访各种选举活动。他开始在各刊物上发表文章,并最终收集成《博兹札记》出版,这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
1836年(24岁),出版了《匹克威克外传》,全书透过匹克威克与三位朋友外出旅行途中的一连串遭遇,描写了当时英国城乡的社会问题。一开始这本书并没有引起太多的焦点,第一年只销售500册。到了1837年春天,《匹克威克外传》成为英国社会争相讨论的话题,出现了“匹克威克热”,街头出现了各种各样与匹克威克有关的商品。
(查尔斯·狄更斯的出生地)
大卫·科波菲尔
之后,狄更斯连续出版了多部广受欢迎的小说,包括了《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贝》和《老古玩店》。1841年(29岁),完成了《巴纳比·拉奇》后,狄更斯前往他所向往的美国。虽然他在那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狄更斯最终依然对那片新大陆感到失望。他在美国的见闻被收入进其在1842年出版的《美国纪行》。
1843年(31岁),出版了引起极大反响的小说《圣诞颂歌》,这部小说是他的圣诞故事系列的第一部。随后他又以自己的美国之行为背景,发表了另一部小说《马丁·翟述伟》。1844至1846年间,狄更斯游历了欧陆各国。
1849年(37岁),出版了自传题材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这部小说的内容与狄更斯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狄更斯之后的小说显得更为尖锐并具批判性,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了《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双城记》和《远大前程》等。
天才表演者
狄更斯不仅是一位多产的写作者,也是一位积极的表演者。他把公众朗读会(public readings)化作两小时独角戏剧表演。狄氏朗读/演剧会始于1853年12月,至其生命终了,十余年间行脚遍及大西洋两岸。他的精彩表演与写作相辅相成。
1870年6月9日(58岁),狄更斯因脑溢血,在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与世长辞。临终时他的第一部侦探小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也未能完成。在遗嘱里,他希望以“节俭、低调和完全私人的方式”就近安葬。但家人随即接到维多利亚女王御旨,令狄更斯葬于西敏寺的诗人角。他的墓碑上写道:“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
(狄更斯和两个女儿)
远大前程
《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贝》和《圣诞颂歌》被认为是狄更斯最优秀的几部作品,特别是带自传体性质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被很多人视作是狄更斯的代表作。狄更斯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对社会的看法与批判。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阶层与贫穷的猛烈抨击者。狄更斯的文笔朴实,如诗一般美丽,但时常又语带幽默地讽刺英国的上流社会。
本文关键词:狄更斯简介50字,狄更斯的生平简介,狄更斯简评,狄更斯的思想内容,狄更斯的介绍。这就是关于《狄更斯简介思维导图,狄更斯:伟大的作家》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