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关于【长江流域降水图】,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长江流域降水图:长江水量充沛,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 2、长江流域降水图,长江流域降雨量创1961年来纪录

1、长江流域降水图:长江水量充沛,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位于东亚季风区内,除小部分属高原高寒气候以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内降水丰沛,流域平均降水量达1057毫米。径流量十分丰富,长江口平均流量约为3398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达9755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长江入海口

长江的流域面积是黄河的2.4倍,而径流量却是黄河的16倍,相当于黄河、海河与淮河径流量总和的7.7倍。

流域内的降水,除青藏高原江源地区降雪较多外,大都以降雨为主。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长江上游沱沱河

降水分布的总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递增,江源地区最少,只有250~500毫米;金沙江区间600~900毫米;川江区间600~1400毫米;宜昌以下,一般为800~1800毫米,江南大于江北。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降水分布图

河流的补给,除江源局部地区有冰川融水补给,金沙江和氓江在青藏高原部分有季节积雪融水补给外,大部分地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长江的径流量主要来自上游和中游,分别占总径流量的47.1%和47.2%。但上游的面积(占全流域的55.6%)要比中游的(占37.4%)大得多。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金沙江流域(包括雅砻江)

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面积为49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1546亿立方米;岷沱江流域面积为16.61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1546亿立方米;嘉陵江流域面积为16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694亿立方米;乌江流域面积为8.9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527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长江水系图

金沙江几乎占上游流域面积的一半(48.8%),而其径流量却只占三分之一多(35.4%)。

这是因为金沙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上,降水量是全流域中最少的,平均年降水量只有672毫米,流域平均径流深仅315毫米。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岷江流域

岷、沱江只占上游面积的16.5%,而径流量却占23.3%。由于流域内有川西及峨眉山等著名暴雨区,多雨中心降水量可达2400毫米,九顶山、大相岭、大凉山等高值中心,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加以流域多位于山区,集流迅速,径流系数达0.65,成为全流域中最大的。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嘉陵江、沱江、岷江

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为26.3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1946.1亿立方米;汉江流域面积为15.9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574.1亿立方米;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为16.14万平方千米,径流量为1354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中游段水量主要集自两湖水系,其中以洞庭湖水系水量最多,占44.4%,而面积只占38.8%,因流域内有鹤峰、雪峰山、越城岭等多雨区,中心雨量可达1600~2000毫米,流域平均降水量达1460毫米。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长江中游水系

其次是鄱阳湖水系,水量占30.9%,而其面积只占23,8%,但流域平均径流深达839毫米,超过了洞庭湖水系,是全流域中最高的。流域内降水普遍较多,平均降水量达1576毫米。

下游无大支流注入,且地形平坦,又多湖泊,虽然降水量多在1200毫米左右,但径流系数很小,不到0.40,因而径流量增加很少。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长江下游的太湖水系

下游增加的水量最小,为530.41亿立方米,仅占5.7%,面积12.56万平方千米,占长江全流域的7.0%。

(图片来自网络)

2、长江流域降水图,长江流域降雨量创1961年来纪录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6月以来,南方地区出现7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暴雨的最新情况如何?未来几天还会有新一波强降雨来袭吗?下一阶段的防汛重点是什么?在这防汛救灾紧要关头,7月15日,中国气象局举行2020年汛期专题新闻发布会,详细回应了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上图:受连日暴雨影响,江西省余干县古埠镇的齐埠联圩,出现堤坝坍塌险情。7月14日,武警江西总队上饶支队的官兵在泥水中开挖导渗沟,疏通排水渠。(图片来源:新华社)

6月以来全国气候有七大特点,湖北、重庆降雨量为历史同期最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王志华介绍,6月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形势复杂,总体偏涝。6月1日至7月14日,全国平均降雨量为172.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2.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6多。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暴雨过程多,持续时间长。6月以来,南方地区出现了7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64%的县(市)出现了暴雨天气。从6月2日开始,南方强降雨带一直持续,中央气象台连续41天发布暴雨预警,为2007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以来时间最长。

——二是雨区重叠度高,累积雨量大。6月以来,我国西部主雨带位置稳定少动,主要集中在贵州、四川、重庆等地;东部地区主雨带摆动较为频繁,6月10日之前主要集中在华南和江南,6月11日之后北跳到了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一带,小幅摆动。

湖北、重庆降雨量为历史同期最多,安徽、贵州为历史同期第二多,江西、浙江、江苏为历史同期第三多。

——三是单日降雨量大,极端性强。今年南方地区降雨的极端性十分突出,有10个县(市)的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52个县(市)突破当月历史极值。最大日降雨量为538毫米,出现在7月7日的江西莲花山;最大小时降雨量为163毫米,出现在6月12日凌晨3点到4点的贵州正安县碧峰镇。

——四是部分流域降雨明显偏多。6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达410.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48.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长江上游流域降雨量为281.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6多。长江中下游流域降雨量为498.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4.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太湖流域降雨量为535.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88.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多。

淮河流域降雨量有282.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47.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6多。

——五是强对流天气频发。6月以来,我国一共出现了16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其中北方地区共出现7次。

——六是台风活动弱,影响轻。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2个热带气旋生成,其中1个登陆我国,比历史同期都偏少。

——七是部分地区存在旱情。6月以来,新疆东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辽宁中北部、华南南部等地降水偏少,目前以上地区有中到重度气象干旱,局部地区特旱。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上图:近10天的全国降水量。(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目前的综合研判显示,今年长江流域暴雨和1998年相比较弱,但比2016年强

今年我国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的持续强降雨,不禁让人联想到1998年和2016年的暴雨。相比之下,孰强孰弱?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气候中心把今年长江流域的强降水,从暴雨持续时间、暴雨强度两个指标,与1998年、2016年的强降水进行了分析比较。最终的综合分析研判显示,今年长江流域的暴雨和1998年相比较弱,但比2016年强。

从长江流域主雨带降水量看,1998年超过了700毫米,2016年是580毫米,今年到目前为止是600毫米。从降水范围看,1998年是全流域的暴雨,今年的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沿江地区,与2016年相比范围较广,但比1998年范围相对小一些。

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

上图:受长江持续高水位影响,位于安徽省枞阳县的长沙乡江心洲圩堤发生管涌险情。7月14日,当地村民在江水中抢堵圩堤管涌。(图片来源:新华社)

未来十天南方地区主要有两次降雨过程,“七下八上”期间降水将“北多南少”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王志华介绍,预计未来十天,南方地区主要有两次降雨过程,分别是7月15日到16日,以及17日到21日。

其中,7月15日到16日,强降雨带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预计四川东北部、安徽西部等地局部雨量达200—300毫米。长江中下游沿干流大部面雨量达50—100毫米,长江上游干流宜宾至宜昌段面雨量达40—60毫米。

7月17日到21日,主雨带东段有所北抬,西段仍维持少动。将出现新一轮较强降雨过程,最强时段主要出现在18日至19日。

中央气象台台长王建捷指出,这轮降水的影响范围比较大,除了长江流域自西向东出现降水以外,还会涉及江淮、黄淮等区域,带来暴雨或局部大暴雨。

“从目前的天气形势来看,下一阶段不会出现前面那种持续性降水。”王建捷说,20日至21日,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就会稍微偏北。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雨区会明显北推,主要集中在江淮和黄淮等地。未来,按照目前的预测结果,雨带会影响华北、东北等地。不过,雨带的西侧可能还在长江上游,四川、重庆、陕西南部、河南等地降雨还将持续。

根据目前的预报预测情况,气象专家建议,近期的防汛减灾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15日至16日长江中下游地区仍将有强降雨,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未来10天会维持强降雨,叠加效应明显、致灾风险很高,需继续做好长江、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防汛工作。在川渝陕甘交界处、淮河流域等地,要注意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的洪涝气象风险。

第二,“七下八上”期间,也就是7月16日到8月15日,我国降水将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的空间分布。需加强淮河流域北部、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防汛工作。加强西南地区北部和西北地区东部和南部山洪地质灾害防范。

第三,根据目前气象资料分析,未来10天,热带地区低压系统不够活跃,台风生成或登陆我国的可能性不大。但“七下八上”期间,还是可能有台风生成或登陆。预计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台风个数为3—4个,比常年同期略偏少。台风活动从7月下旬后期开始活跃,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为2—3个,比常年同期略偏多。因此,下一阶段应做好华南和东南沿海的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赵贝佳 刘毅)

本文关键词:长江流域降水图高清,长江流域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长江流域降水量变化图,长江流域降水形成过程,长江流域的降水。这就是关于《长江流域降水图,径流量达近万亿立方米》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k.jiuquan.cc/html-2430/
上一篇 安利良心剧推荐,推荐十部被剧名耽误的良心电视剧
下一篇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意思,2018.9.14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