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关于【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识别这些心电图,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 2、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脉搏增快的肺炎患者

1、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识别这些心电图,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要明确一点是:在现有条件下,心电图不可能预警所有室颤的发生,今天要讲的是迄今为止已知可能预警室颤的心电图表现。

讲课专家 | 刘兴鹏 北京朝阳医院、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

整理 | 一条锦鲤

来源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卷首语”

《读心术:学习心脏病诊疗的真功夫》,是“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和“哈特瑞姆心脏之声”联袂推出的精品栏目。

该栏目邀请北京朝阳医院刘兴鹏教授和田颖教授,精选有教学价值的案例进行解读,每半月更新一次,于层层剖析中掌握临床“读心术”,于抽丝破茧中练就诊疗“真功夫”,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帮助临床医生提升诊疗水平。

先复习一下室颤发生的机制。

不管是室颤,还是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它们的发生需要满足3个条件。这些条件叫做Coumel三角,即:致心律失常基质、调节因素以及触发因素

所谓基质,就是适合发生心律失常的“土壤”。比如,当心肌存在纤维化时,基质条件变差,会更加利于心律失常发生;调节因素包括神经内分泌因素、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以及部分药物作用。

室颤的发生也与Coumel三角相关,这些危险因素在心电图中的体现如下:

  • 致心律失常基质主要通过QRS波观察;

  • 调节因素因为与神经内分泌因素、电解质紊乱、缺血以及部分药物作用相关,包括J波、QTc、T波等在内的复极波可以体现调节因素的异常;

  • 触发因素包括早搏、二联律以及房颤等节律变化。此外,作为一种致命的心律失常,室颤的发生基础与心脏的器质性疾病有紧密联系。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1:致心律失常基质需要通过QRS波观察:严重心肌缺血的墓碑样改变(左上);Brugada波(左下);致心律失常的右室心肌病中右胸导联QRS波终末部出现的低幅顿挫(ARVC)(右);QRS波顿挫预示心肌内电传导异常,与心肌瘢痕有关(下)。

突然出现的全导联J波与室颤风险

复极波变化预示调节因素异常,而且与恶性室颤的关联很强。

病例分析

病例1:下图为一16岁女性患者的心电图,在这张图中可以看到全导联J波。这与单纯的V1导联或aVR导联早复极不同,当全导联出现J波,且J波振幅突然增大,室颤极有可能随之而来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2:16岁女性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全导联J波

病例2:下图为另一患者的心电图,可以观察到J波的动态变化:除了7号之外,其他时间均未观察到J波。但在7号当日J波突然出现且振幅增大,随后发生室颤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3:J波出现动态变化

J波与室颤有关的前提是J波出现动态变化,且振幅增大。此时若患者有基础器质性心脏病,则出现室颤风险增加。

病例3:患者,男性,59岁;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心电图无明显异常。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4:入院时心电图,纸速50mm/s

入院7天出现室早,后出现多型室速、室颤。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5:入院第7天的心电图

之后在对这位患者发生室颤之前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时,发现其下壁导联和左胸导联的QRS波终末部出现了病理性J波。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6:II、III、aVF、V5~V6导联的QRS末有病理性J波

QT间期延长与室颤

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室速室颤是由QT间期延长所诱发的。

通常,根据QT间期是否延长可将多形性室速分为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和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

  • 在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中,常见原因为心肌梗死及药物所致的QT间期延长;

  • 在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中,常见原因为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以及离子通道病和受体病(如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室速)。

心梗导致的QT间期延长

病例分析

病例4:男,47岁。心肌梗死后出现QT间期延长。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7:60天内的心电图变化

  • Day 1:急性心肌梗死,予以溶栓治疗;

  • Day 2:抬高的ST段出现回落(QTc=450 ms);

  • Day 7:出现T波倒置(QTc=469 ms)。冠脉造影显示一个小对角支次全闭塞;

  • Day 9:出现室颤以及巨大T波倒置(QTc=540 ms),再次行冠脉造影,并无新发冠脉狭窄;

  • Day 11:反复出现室颤。B-blocker、补镁治疗无效。出现“短长短”现象;

  • Day 60:出院后随访,QT间期恢复正常。

在这个病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发生室颤的条件符合Coumel三角:基质为心梗、调节因素为QT间期延长、触发因素为早搏(Day 11出现的“长短周期现象“)。

药物所致的QT间期延长

在美国,临床新药会因为不良反应而面临退市,而在众多不良反应中,QT间期延长十分常见。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8:延长QT间期的药物一览

相比同为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索他洛尔,胺碘酮致心律失常的风险相对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当病人合并严重低血钾或器质性心脏病,QT明显延长时,应用胺碘酮仍有室颤风险。

T波变化与室颤

T-U变化

近期有一些研究表明,当T波振幅增高加之U波出现(即T-U融合)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病例分析

病例5:一例尖端扭转室速(TdP)发生之前的T-U波变化: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9:A为正常窦性心律后的T-U波与TdP发生之前的T-U波比照,可见TdP之前的T-U波振幅较正常大且出现融合;B图中可见引起TdP的室早R波重叠与显著增大的T-U波上。

U波出现且振幅变大与Q-T间期延长有一定的相似性,当与室早等心脏异常节律变化叠加时,更容易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T波电交替与室颤

T波电交替幅度多样:有一些是肉眼可见的,称作gross ST/T altermans,一些肉眼难以识别的,称作microvolt-TWA。当出现肉眼可见的T波电交替且伴有Q-T间期延长时,一定要格外小心,这可能就是室颤发生的信号

病例分析

病例6:患者,男,37岁;因晕厥入院治疗;既往有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近期因再次发作开始服用利培酮;入院时心率血压均正常;电解质:钾3.2mmol/L,镁1.1mmol/L,钙2.2mmol/L;心肌标志物、心超均正常。

心电图如下: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10:在Day1的心电图中,可以观察到Q-T间期延长,在V1导联有肉眼可见的T波电交替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11:Day2,出现室颤

电解质紊乱与室颤

电解质紊乱可以诱发室颤,尤以低钾血症最为常见。低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为P波振幅增加;PR间期延长;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U波明显耸立;QU间期延长。严重低钾血症会出现频发室上性、室性早搏。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12:严重低钾血症所致室颤:图中可以看到QT间期延长和明显U波,随后发生室颤。

心脏节律异常与室颤

预激综合征中的室颤风险

节律异常作为Coumel三角中的触发因素也与室颤的发生相关。在预激综合征中,其旁路具有前传功能,快速室上性节律(例如房颤)可下传至心室,诱发室颤。

病例分析

病例7:患者,女性,14岁;有间断心悸,诊断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此次突发晕厥后AED记录如下。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13:A:宽QRS波心动过速;预激合并房颤 B:进展为室颤

当预激综合征合并旁路前向传导不应期≤250ms;存在多支旁路;Ebstein畸形(三尖瓣下移畸形)或同时应用维拉帕米、洋地黄药物等阻断房室结的药物时,会有更高室颤风险。

“短-长-短”周期与室颤风险

某些期前收缩多发生在长的心动周期(至少>600ms)之后,其后又有一个长代偿间期,易形成期前收缩二联律,称为二联律法则,若诱发快速心律失常,则成为长短周期现象

根据Coumel三角,仅存在节律异常而没有基质条件也无法诱发心律失常。例如:在临床上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早患者中,频发室早二联律很常见,但仅仅据此而认为存在室颤风险是不正确的。

短-长-短周期现象由3个部分组成:

  • 第1个单周期:第1个早搏的联律间期短;

  • 第2个长周期:第1个早搏后代偿间期长;

  • 第3个短周期:第2个早搏的联律间期短。

其机制为QT间期变化可以加重细胞内钙离子过载,导致局部电不稳定,促使期前收缩发生,并显著延长缺血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进一步增加复极离散度。因此“短-长-短”周期也会增加室颤发生的风险。

Ron T现象

所谓Ron T,就是当室早出现在前一心动周期的T波上,即落在T波顶峰之前30ms处。

病例分析

病例8:患者,男性,59岁;因胸骨后压榨样疼痛1h入院,心电图显示V1-V3导联ST段抬高,后出现Ron T现象引发的多形性室速,之前QT间期无明显延长。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14:V1-V3导联ST段抬高,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15:Ron T现象引发多形性室速,之前QT间期无明显延长

最后再次将诱发室颤的Coumel三角以图呈现,以下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图16:Coumel三角

由于T波顶峰前30ms为心室易损期,因此Ron T型室早是一种危险表现,特别是在急性心梗的超急性期,与频发室早、连续成对室早、多源室早或QT间期延长一样,均易诱发室速或室颤。

小 结

  1. 室颤作为恶性程度最高的心律失常,其发生和维持也需要满足Coumel三角的全部条件;


  2. 部分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颤发生基质具有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特别是QRS波群的异常;


  3. 严重复极异常,特别是全导联J波及其振幅显著增高、QT显著延长、肉眼可识别的T波振幅交替…和室颤的发生密切相关,需要密切关注;


  4. 心脏节律异常,特别是长短周期现象,当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时容易诱发室颤,及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伴旁路前传时也容易室颤。

想获取更多心脏病诊疗知识?欢迎加入“读心术”讨论群

留下您的微信号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入群~

ps:入群后进行实名制,备注医院-姓名,

不然会被小编清理出去哦~

专家介绍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刘兴鹏

刘兴鹏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

2、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脉搏增快的肺炎患者

56岁女性,因“呼吸急促”入急诊室就诊。既往哮喘和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胸片显示右肺下叶积液,符合肺炎的胸片变化。患者的脉搏较快,于是进行了12导联心电图,如图1所示。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心电图1

答案与解析

正确的诊断是窦性心律和心房二联律,如图2所示。

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

心电图2

心电图节律看似规整,但有轻微的不规则,即RR间期以0.4s(︻)和0.44s(↔)交替出现。因此,心电图节律是有规律,但不规则,平均心率138次/分。

QRS波持续时间(0.08s)和形态正常。心电轴左偏,在0°到-30°之间(I和II导联的QRS波呈阳性,aVF导联呈阴性)。V5导联的QRS波电压较高(25mm,]),这是左心室肥厚的标准之一,即任何心前导联的S波或R波均≥25 mm。

此外,V3导联S波为25 mm([ )。SV3 RV5 = 50mm,此为左心室肥厚的另一个标准(任意两个心前导联的S波和R波之和≥ 35 mm)。

QT/QTc间期正常(260/390 ms)。P波出现在每个QRS波前( ,^),但其他每个P波都有不同的形态。在I、II、aVF和V4-V6导联长RR间期( )之后的P波正向。因此,为窦性心律。

PR间期固定(0.14s)。在I、II、aVF和V4-V6导联,较短的RR间期后交替的P波(^)负向。因此,这些不是窦性P波,而是起源于心房心肌的其他部位。这些是房性早搏。与这些复合波相关的PR间期是恒定的,但稍长(0.2s)。因此这是一种正常的窦性心律,其他复合波为房性早搏,即心房二联律。

窦性心律实际上是68次/分——这是一种正常的窦性心律,伴心房二联律,而并非诊断的心动过速。

医脉通编译自:Philip J. Podrid. ECG Challenge: Pneumonia Patient With a Rapid Pulse. Medscape.August 31, 2022.

本文关键词:室颤心电图三个特征,室颤心电图3大特点简单易懂,室颤的心电图表现有哪些,室颤的心电图表现及处理,室颤心电图图解。这就是关于《室颤的典型心电图表现,警惕室颤突然来袭》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k.jiuquan.cc/html-2696/
上一篇 b2驾照几年一审,b2驾驶证年审新规定能开多少年(傻傻分不清)
下一篇 近代史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后代现状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