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属于北方还是南方】,山东省属于南方还是北方,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山东属于北方还是南方:山东,怎么成了地域黑的新目标?
- 2、山东属于北方还是南方,山东省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1、山东属于北方还是南方:山东,怎么成了地域黑的新目标?
山东是一个催生想象的地方。
——单之蔷
文 / 巴九灵
近来山东丑闻缠身。
单是今年上半年,就有GDP注水近万亿、高考冒名顶替、强推合村并居三事,时间拉长一些,则有山东大学学伴事件、山东疫苗案、青岛天价虾事件……
桩桩件件,历历在目,使得山东超过河南和东北三省,成为当下被“地域黑”得最猛烈的省份。而最用力黑山东的,可能恰是恨铁不成钢的山东人自己。


批判容易建构难,哪怕骂,也该骂个明白:山东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官本位思想?山东的官员干部大多是在山东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亿山东人,尽是官本位?
退一步讲,即便症结确实在官本位上,计划经济年代乃至改革开放初期,大家都有过官本位思想,为什么有些省份走出来了,而山东积重难返?
所以,今天我们要聊一聊山东——这个富有两面性的省份。

山东的两面性,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中就能体现:你觉得山东属于华北,还是属于华东?
按照行政区划,山东属于华东(身份证号“3”开头),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山东属于华北,因为文化上更相近。
东部省份(发达的印象)、北方省份(传统的印象),是山东的两面。
海洋省份(胶东半岛)、大陆省份(鲁西北、鲁西南平原和鲁中南山区),是山东的两面。
农业省份(第一产业全国第一),工业省份(重工业基地),又是山东的两面。
A面与B面,构成了山东的所有荣耀与纠结。
01、总体经济
A面:第三名
长期以来,山东GDP位列全国第三。这是一个让很多不熟悉中国区域经济排名的人,都会惊异的事实。
因为和浙江(全国第四)相比,山东给人的感觉很穷。

其实何止第三?在1981年到1985年,山东GDP是全国第一。(改革开放前,上海位列全国第一;1979年,江苏超越上海;1981年,山东超越江苏;1986年,江苏反超山东;1989年,广东超越江苏)
不仅经济实力过硬,在1980、1990年代,烟台的住房制度改革、诸城的国企产权改革等等,都曾为改革开放贡献成功经验。
1985年,还发生过一件中国商业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在青岛,一个履职不到一年的冰箱厂厂长,带头砸毁了一批有质量问题的冰箱。同年,他引进德国生产线,并以合作伙伴的名字将公司改名为“琴岛-利勃海尔”——他就是张瑞敏。


翻开2003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地理·山东专辑》,看到的尽是山东的荣耀,没有丝毫纠结。执行总编单之蔷,说“山东是一个催生想象的地方”,他写道: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山东能出海尔、青啤这样世界级的名牌企业,这些企业又出在青岛,而不在别的地方?
山东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深度碰撞和融合的地方,在海尔和青啤身上,不难看出德国文化和孔孟儒家精神融合的影子。
2003年,青岛GDP位居全国第9,厦门是第20。
然而,既往不恋,我们要向前看。
B面:注水
最近几年,山东经济增速放缓明显,与身前的广东、江苏越拉越远,又被身后的浙江越追越近。
2019年之前数据未经第四次经济普查修订

前后夹击之下,山东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中包括不甚光彩的GDP“注水”。
根据2020年初相继公布的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山东是全国注水最多的省份,2018年GDP下调近万亿,规模超过厦门市的经济总量。
这一下,和广东、江苏的差距更大了。
很难说这种GDP注水行为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因为省内各个城市的注水程度极不相同。
东营市,黄河入海口,也是胜利油田所在地,人均GDP全省第一(甚至一度号称全国第一),结果注水近50%,修订前GDP 2400亿,修订后GDP 1600多亿。

而菏泽市,人均GDP全省倒数第一,结果GDP非但没有注水,修订后还多出来一些。(于是就不是倒数第一了)

这事是很让人困惑的,怎么差生不作弊,反倒是好学生在作弊呢?就像山东自己,全班第三名,怎么还作弊呢?
只能说,山东的GDP压力很大,压力逐级传导,每一个基层都有注水的冲动,加在一起就有了惊人的规模。
A面:均衡
GDP挤水分,带来了意外的好处。

修订前,东营的2018年人均GDP高达19.19万元(当年深圳18.96万元),而菏泽是3.52万元。
相差接近5.5倍——如果这样看,山东的省内发展很不平衡。
但打回原形之后,2019年,东营人均GDP 13.40万元,而最低的聊城是3.71万元。
相差3.6倍——平衡多了。
这也符合我们的直观印象:山东是一个发展较为均衡的省份。
如果看各市的GDP总量,这一点会更为明显。

山东是GDP最散装的省份,比江苏还要散装。
GDP相近,意味着财政收支相近,相应的公共服务水平也就比较接近。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普通地级市的普通老百姓,可能会更喜欢山东的群狼模式,至少大家的机会都差不多。
B面:首位度
均衡的另一面,当然是缺少明星城市。
中国的省域竞争日趋激烈,各地都在抢人,也在抢“国家中心城市”的名分。中西部省份相对弱势,只能集全省资源堆出一个明星省会;东部省份虽然手中的牌多,但上家下家都不是善茬,因此也会着重打造中心城市。

青岛和厦门,无疑是山东的双核,但这对双核,比起江苏的双(多)核、浙江的双核、广东的双(多)核,显得黯淡不少。
2019年,青岛GDP位居全国第14,厦门(合并莱芜)是第20——逆水行舟,慢进则退。
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中,厦门和青岛,就曾被点名“副省级城市的功能作用发挥不够”,存在“小富即安”心态,“头雁效应”不够强。
核心城市的竞争力不足,最直接的反映是本省人口被外省虹吸。广东、江苏、浙江,都是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的省份,而山东是常住人口<户籍人口。

进一步的问题是人才。2018年上半年,猎聘网发布了猎聘发布“中高端人才薪酬与流动大数据报告”,青岛的人才净流入率排名全国第7——当时抢人大战刚刚打响。
2019年下半年,猎聘网又发布了同类报告,青岛的人才净流入率已经跌出了前20。(净流入率为-0.04%,也就是说在净流出)

而据山东本地媒体报道,青、济、烟已是山东抢人的前三甲。
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无疑是山东未来的最大阴影。
02、动能
A面:动能转换
山东经济增速放缓,根源在于“动能不足”。
于是,山东提出了“新旧动能转换”,将其视作头等大事。
B面:国家战略
动能来自哪里呢?其一来自国家。
十八大以来,我国有五大区域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18省市区: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重庆。
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3省市:北京、天津、河北。
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11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3省区:广东、香港、澳门。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涉及4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都没有山东。
山东可以自夸处在“京津冀、长三角的交汇点”,也可以积极表态“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但毕竟没被纳入圈中,那背后的项目、资金、政策支持,都是泡影。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青(岛)银(川)通道”是我国“八横八纵”高铁网络中的一横,而其中一段——济(南)青(岛)高铁,连接双核,对山东显然至关重要。
济青高铁,最终成为了“国内第一条以地方资金为主建设的国家高速铁路干线”,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出资20%,山东省出资80%。

济青高铁首列班车驶过跨胶州湾特大桥

而且据财新网报道,中铁总起初坚持出资10%,时任山东省长郭树清,为此多次带队赴京,与中铁总和国家发改委协商,最终中铁总同意将投资比例增加一成。
作为对比,宁杭高铁,原铁道部和江苏、浙江省的出资比例约为60%:40%;福厦高铁,中铁总和福建省的出资比例是50%:50%。
2019年10月,济青高铁引入科威特投资局13.86亿元投资,成为外资入股中国铁路的首例。
看把孩子给逼得……
A面:自贸区
如果中日韩自贸区达成了,对山东是巨巨巨大利好。
但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面:自身新动能
在多数人眼中,“喂奶式发展”当然不如“断奶也能发展”来得硬气,所以新动能的另一部分,来自山东自身。
问题是,山东自身的新动能,想要激发出来也很难。

山东是中国农业(广义)第一大省,寿光是中国的菜篮子,但第一产业的增速很难超过2%——这不是新动能。

济青高铁穿过寿光蔬菜大棚
山东是重工业、制造业基地,这些重工业大多是国企——以营收论,山东省属国有企业位列全国第三,但国企适合守成,很难开辟新领域——这也不是新动能。
山东有4家世界500强,广东有13家,江苏有3家,浙江有5家。而独角兽企业,根据2019年末在青岛发布的《2019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山东有6家(都在青岛),广东有31家,江苏有11家,浙江有23家。

缺少独角兽,背后又有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不足的问题。
根据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自曝的短板:
目前(2018年),注册地在山东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仅占全国的2.8%,相当于浙江的1/4、江苏的2/3;管理基金规模仅占全国的1.4%,相当于浙江的1/5、江苏的1/3。境内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只相当于江苏的1/2、广东的1/3。
所以曾有券商,将山东定义为“制造业发达,金融业落后”的省份。谈及互联网产业,也仿佛离山东更远。
山东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03、总结
山东的症结不在于官本位,而在于缺少新的增长点。
缺少新机会,年轻人才不得不选择“体制内”。缺少新动能,大家争抢存量蛋糕,经济才会内卷化。官本位思想随之而根深蒂固。
或者,即使你认定,山东的官本位意识是刻在骨子里的,至少想要解决问题,不可能将目标直接对准官本位。只能发展经济,给更多人以更多希望,消灭官本位的滋生土壤。

作为北方经济仅存的几颗硕果,作为一个富有魅力的省份,还是希望山东能走好自己的路。
山东省委书记可以自曝其短,省长可以直面负面舆情,潍坊市委书记可以写下万字的《向南方学习什么》,菏泽市委书记可以坚持不做假账……
借着这次GDP挤水分,山东有没有可能甩开历史包袱?借着这次“全网黑”,山东有没有可能知耻后勇,闯出个未来呢?
我们衷心期盼。
作者 | 木有药师 | 当值编辑 |张文龙

责任编辑|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
2、山东属于北方还是南方,山东省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山东属于北方山东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所以属于北方中国南方、北方是由秦岭、淮河线进行划分秦岭、淮河线是中国(特别是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或是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山东省属于南方还是北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省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山东属于北方。
山东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所以属于北方。中国南方、北方是由秦岭、淮河线进行划分。秦岭、淮河线是中国(特别是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或是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本文关键词:山东算不算东北人,山东属于北方还是南方,山东属于什么地区,山东属于北方还是南方地区,河南山东属于北方还是南方。这就是关于《山东属于北方还是南方,山东省属于南方还是北方(山东,怎么成了地域黑的新目标)》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