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江苏80后"硬核"教授

关于【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江苏80后"硬核"教授:曾破格晋升,视力只有常人一半,为公安部解决难题!
  • 2、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国家杰青加盟中山大学

1、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江苏80后"硬核"教授:曾破格晋升,视力只有常人一半,为公安部解决难题!

在苏州大学,有这样一位教授。他因长期劳累罹患脑垂体肿瘤接受开颅,术后却留下长期后遗症,视力只剩下正常人的一半。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在教学一线,醉心科研。同事们称他是有"硬核"范儿的科研工作者、学生们把他奉为"苏州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他就是来自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黄河教授。本期推送,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位苏大教授的非凡魅力——

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江苏80后

黄河,1982年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网络工程系副主任,苏州大学嵌入式仿生智能研究所副所长。ACM, IEEE, CCF会员,2012年起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物联网专委会委员。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2011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与理论方向,获工学博士学位,师从陈国良院士,并于同年8月加入苏州大学,201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8年8月晋升教授。近年来具体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流量统计,群智感知计算,软件定义网络,交通大数据等。

数据信息安全的守护人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种基于海量数据分析的方法也会造成严重的个人隐私泄露风险,智能交通便是如此。"为获取交通流量信息需要收集大量车辆行驶信息,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泄露车主的位置及轨迹隐私。"黄河说。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攻关,黄河带领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交通流量收集与估计系统,在不记录任何车辆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准确估计出在不同时间多次经过某个路口,或同时经过多个路口的车辆数,彻底解决了交通流量统计中的隐私泄露问题。

虽然黄河的身体不太好,但在科研面前,他从未退缩,甚至更为拼命。当课题攻关遇到瓶颈时,黄河经常夜不能寐,有时凌晨三四点在半睡半醒状态下突然想到可能的解决方案,就直接坐起身来,洗把脸便在家里的白板上进行推导验证,直到问题解决。

正是凭着对科研的这股热情与冲劲,黄河率领科研团队的老师们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国际上,团队首次提出了一种能够实时估计出高速网络中持续出现的IP地址数量的数学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定位和防御隐秘的低速DDoS攻击者,使DDoS攻击无处遁形。

目前,黄河团队已初步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多项代表性研究成果在计算机领域顶级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获得过大数据计算与通信等多个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得到了国内外学术泰斗的认可。因在研究领域的突出表现,黄河荣获了2014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并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计划。

诲人不倦的播种人

刚进苏大时,黄河承担起了《无线通信与泛在网络》这门新课程的教学任务。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知识相对枯燥,课程内容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又更新很快。如何把晦涩的专业课上得出彩是同仁们比较"头疼"的问题,对此黄河却有自己的"妙招"。

当讲到动态规划这个知识点时,看到学生面露疑难之色,黄河就会引导学生理解智能手机如何通过内部嵌入的传感器结合采集的信号样本分析人们正在从事的行为,他再为大家解释动态规划技术刚好可以实现这种功能。"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他们知道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同学们自然就有学习动力了。"黄河说。

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江苏80后

"黄老师授课从不枯燥乏味,他讲课逻辑清晰,很有激情,力求深入浅出,总是努力贴近学生,用最通俗的、学生也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诠释深奥的科学知识。"苏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礼富说。

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黄河备课时总会将学生热衷的科技前沿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连非本课程的学生都会慕名前来旁听。即使因重要会议错过回程火车,黄河宁肯凌晨转乘飞机,也要赶回来为学生上课。

博士期间,黄河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患上了脑垂体肿瘤,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开颅手术。术后留下长期的后遗症,视力只剩下正常人的一半。医生要求每半年必须做核磁共振复查,他却因为工作忙碌而常常不能按时做检查。长期操劳之下,2017年他出现了肿瘤复发迹象,晚上总是要靠药物助眠。尽管如此,黄河始终牢记教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从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耽误过上课。

学生的人生引路人

为激发本科生科研热情,开拓学术视野,黄河会利用业余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学术讲座和《近似算法》等课程,并鼓励同学们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指导他们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训练,使多名同学获得了全国"挑战杯"学科竞赛江苏省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截至今年5月,进入他的课题组学习的本科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进入了诸如波士顿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中科大、浙大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升学率高达80%。

初入大学时,杜扬对所学专业并没有太大兴趣,对未来很迷茫。大二上学期,杜扬选修了黄老师的课,逐渐被他富有感染力的授课和丰富的学识所吸引,感受到计算机科学的魅力。在后来的学习中,每当遇到困难时杜扬会主动跟黄老师请教,并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撰写论文。大三时,经黄老师指导反复修改,杜扬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被国内计算机领域权威核心期刊录用。随后,他还作为主持人申报了"江苏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获批国家级项目。

"获得中国CCF优秀大学生奖,直博中科大,我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黄老师的关怀与帮助,他是我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导师,为我指明了方向。"杜扬说。

除了专业学习,黄河对学生日常生活也十分关心。他擅于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传统节日到来时,他会邀请离家远的同学到家里包饺子共度佳节。苏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曹振说:"黄老师温厚如玉,勤勉谦和,他像师长更像兄长一样关爱我们,做他的学生我们很幸福。"

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江苏80后

春风化雨,桃李满园。作为科研工作者,黄河成绩出色,屡获硕果。作为教师,他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如今。黄河教授仍然坚守在一线发光发亮,为社会发展和教书育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2、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国家杰青加盟中山大学

来源:TOP大学来了

小编从中山大学了解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操晓春已加盟中山大学,任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

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江苏80后

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江苏80后

个人简介

操晓春,现任中山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本科及硕士均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

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网络空间内容安全应用研究;发表ACM/IEEE 汇刊80余篇,CCF-A类期刊及会议长文文章110余篇;Google引用11000余次,H-index 54。担任IEEE汇刊 TIP、TMM、TCSVT、电子学报的Senior Area Editor/Associate Editor/编委,NeurIPS/ICCV/CVPR/IJCAI/ACMMM等计算机协会A类会议的Area/Track Chairs。

指导博士生获得CCF优博论文和中科院优博论文各1篇;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本文关键词:苏州大学网络信息中心,苏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名单,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名单公示,苏州大学 网络中心。这就是关于《苏州大学网络安全教授,江苏80后"硬核"教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k.jiuquan.cc/html-3161/
上一篇 50种浪漫鲜花花语大全,100种花的花语,收藏吧
下一篇 短口播文案怎么写,单人口播短段子剧本文案-300条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