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

关于【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写下凄美的一场“夜雨”,读来令人心碎
  • 2、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

1、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写下凄美的一场“夜雨”,读来令人心碎

越来越喜欢下雨天了,尤其是深夜时的雨。

躺在深浓的黑暗里,听雨声绵绵,淅淅沥沥。

空气中有湿润的凉气在飘,整间屋子连同自己,都好似与世隔绝,有股天荒地老的味道。

思绪载浮载沉,过往的记忆蜂拥上场,熟悉的面孔一一浮现,他们笑着、哭着、闹着、爱着、恨着、怨着、欢喜着,眉眼间都是生动。

在夜雨中,人总爱沉溺在往事中,无可自拔。

 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

那是元和六年(西元811年)的一个夜晚,窗外雨声萧萧,白居易想念着年少时的恋人湘灵,久久无法入眠。

遂有了这一首凄美的诗作《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他说呀:

我有着深深思念的人,却相隔在远远的异乡。我有着感怀的事情,深深地刻在心上。

秋天尚未来临,屋外却已风雨纷纷。

不曾学过苦行僧的佛法,教我如何忘记那些刻骨铭心的过往。

白居易思念的人,叫湘灵,是他的初恋。

 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

大约在白居易11岁的时候,为了躲避家乡战乱,他随着母亲搬家到了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他的父亲白季庚做官的地方。

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邻家女孩。

那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很是活泼可爱,两人很快就成了玩伴,这便是湘灵。

世间有一种很美好的感情,叫作“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白居易和湘灵便是如此。

他看着她,一日日由垂髫的孩童,变作亭亭的少女,像婉转枝头的花儿,含苞待放。

她则抬头仰望着他,一日日长成温润的少年郎,肩膀开始挑起八方风雨。

日日相伴,常看常新。

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两人开始了青涩甜美的初恋。

少年人的爱情,不带欲望,干净纯粹。

她为他展露自己轻灵的歌喉,怀揣着“女为悦己者容”的羞涩心事。

他则为她写下一首首诗词,歌咏她的美,带着不加掩饰、浑然无惧的赤诚。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邻女》

那时的时光,该是多么地美好。

 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

可是命运总要生出波澜,它惯爱翻云覆雨,然后看戏般,观芸芸众生为着一聚一散、一离一合,心神摇荡,悲喜交集。

贞元十四年(708),白居易27岁,为了生计与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的一首《雨霖铃》,不知写尽多少痴男怨女离别时的眷眷与依依。

路途之上,白居易写下了3首诗,俱是怀念湘灵。

登临高处时他写:“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寄湘灵》)”

每当行到了高处,我就会回头望着你在的方向。我想象着,此时的你会不会也在西楼之上,凭栏眺望远方,思念着我呢?

寒夜凄冷时他写:“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寒闺夜》)”

夜深霜重,湘灵你呀会不会也伴着那耿耿的灯火,一夜无眠。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长相思》)”

《长相思》里,是白居易以湘灵的口吻来诉说思念。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眼看着一日日时光流转,秋天走了,春天来了,我们已不见多久了呢?

不是说,人有善愿,天必成之吗?

那么就让我虔诚地许愿,我愿与心爱的人携手到老,哪怕是做山林间的野兽,我也愿与他并肩而行;哪怕是做山林间的草木,我也愿与他枝枝相依。

 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

一字字,一句句,深情地令人动容不已。

可是呀,这样的深情,打动得了旁人,却打动不了白居易的母亲。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考上了进士。

他回到符离,恳求母亲让自己迎娶湘灵。

可是母亲只是不允。

贞元二十年(804),白居易已成为校书郎,准备将家眷迁往长安。

他再一次向母亲请求与湘灵的婚事,却仍是被拒绝。

在她心中,自己的儿子应当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而不是随便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孩。

这其实也是天下间许多父母的映照吧。

他们一心一意地为子女筹谋算计,盼着自己的儿女少走一些自己走过的弯路,少受一些自己从前受过的苦。

他们总想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子女,却常常忽略了,子女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双方都没有错,但往往许多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白居易错过了湘灵,这一错过,就是一生一世。

 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

37岁时,白居易在旁人的介绍下,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成了婚。

他知道自己应当往前走,应当去迎接新的生活,但曾经刻骨铭心过的人,又哪里能轻易忘记。

人都是如此,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越绝望的爱情在心里扎根越久。

它像是一束小小的火苗,白日里静默无声,到了夜晚,便开始熊熊燃烧起来,烧得人四肢百骸都在痛。

从此以后,白居易的许多诗文里,都有了那个名叫湘灵女子的身影。

是《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是《生离别》,“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是《冬至夜怀湘灵》,“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后来很久很久以后,据说白居易被贬到了江州,杨夫人随行,路途之上,他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久别重逢的两人抱头痛哭。

那时候白居易已经44岁了,湘灵也40岁了,可她还没有结婚。

她是还在守着年少时的诺言吗?还在等待着那个言笑晏晏的少年郎来娶她吗?

可她永远也等不到了!

看着昔日的恋人,白居易又该是怎样的悔恨与痛苦呀。

那两首《逢旧》,就像一个无可奈何的句读,终于要给这段长达二十余载的恋情,做一个收梢了。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

即今欢乐事,放盏又成空。

 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

许多故事原是这样不堪看的,只一看,便免不得生出“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王国维《浣溪沙》)”的悲叹。

只因,人生中何处没有这样的错过,这样的无可奈何呢?

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生,老,病,死,桩桩件件,哪一样不是盈满了热泪,哪一样不是写满了故事。

人生有时候原是不能看得太执着、想得太认真、活得太明白的。

看得太执着,心会累。

想得太认真,脑会累。

活得太明白,人会累。

生如逆旅,死即小别,不过是早走与晚走的分别。

我们看淡一些,看轻一些,看通透一些,生活也便简单一些,快乐一些、自在一些。

2、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

文/初酿

元和十年,日暮黄昏,江州城外的西门码头此时正浸润在一片烟雨中,凄迷朦胧。然而,当白居易走下船的那一刻,码头上突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原来是江州刺史崔能携众人前来迎接他。

白居易被贬谪到此地,本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礼遇,江州人的热情,扫去了他一路上的忧郁与风尘。崔能亦是文人出身,经历过起伏跌宕的人生,所以他敬重白居易的才华,理解白居易的委屈,给了初来乍到的他最大的安慰。

虽然崔能对白居易照顾有加,给了他最大的自由,不用劳烦公事,可以在江州自由游玩。但是自古以来,儒家那种经世治国的思想终是影响着他,不能建功于朝堂,他依然心有不甘,感到抑郁烦闷。

于是在第二年开春,他开始畅游陶渊明故里,寻访简寂山门,在山水烟云中溶蚀着痛苦,寻求心灵的慰籍和超脱。

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

秋日里,闲来无事的白居易来到庐山金鸡峰下,造访了简寂观。道观的幽静肃穆,让他留恋忘返,于是他在此住了一晚,写下了《宿简寂观》:

岩白云尚屯,林红叶初陨。

秋光引闲步,不知身远近。

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

名利心既忘,市朝梦亦尽。

暂来尚如此,况乃终身隐。

何以疗夜饥,一匙云母粉。

此时正值秋季,山上云雾缭绕,峰峦叠翠;道观旁溪水潺潺,清幽澄澈。时而风吹竹动,时而鸟鸣深涧。这一切仿佛都在洗涤着诗人心中的烦闷与苦恼,让他忘记了曾经朝堂上的所有龌龊,世界在这一刻清明了起来。他忽然觉得,何不忘记浮名薄利,终身隐居山林,或许还可以辟谷成仙。

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

太多的波折,让白居易对尘世有了一丝倦怠,曾经的豪情在一点点消磨,超然出尘成了他现在生活的主旨。

他在另一首诗《咏意》中也写道:

朝餐夕安寝,用是为身谋。

此外即闲放,时寻山水幽。

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

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

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

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

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

知足、闲适,这是白居易别无选择的自我解脱,也是他无可奈何的一种疗伤方法。他再也不是那个充满激情的翰林学士,他只是一个知足恬淡的山野闲人。有人曾说过:“曾经如此渴望波澜,最后发现,最美妙的风景,是内心淡然。久经沧海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宦海的狂风巨浪让白居易明白了,其实最美的风景,是自己内心的淡然与平静。和其他人无关,与世事无关。坐拥一颗平常心,赏春花秋月,看云卷云舒,才是世上最好的生活。

太多的闲暇时光,让他有了一些茫然,他需要有一些事情充实自己的生活。正在他苦闷的时候,一个姓郭的道士走进了他的视线,郭道士赠他一部《周易参同契》。这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的理论著作,大约成书于东汉末年,是一部论述了炼丹、还丹、食丹等内容的一部外丹经。

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

生活的巨变,让本来崇尚“积极进取,兼济天下”的白居易开始有了退隐的思想,庄子的知足恬淡成了白居易思想的主导。再加上这本书的影响,他开始与庐山的众多道士频频接触,并留下了许许多多与他们之间的诗文。

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

看院只留双白鹤,入门惟见一青松。

药炉有火丹应伏,云碓无人水自舂。

欲问参同契中事,更期何日得从容。

——《寻郭道士不遇》

行行觅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

白石先生小有洞,黄芽姹女大还丹。

常悲东郭千家冢,欲乞西山五色丸。

但恐长生须有籍,仙台试为捡名看。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

在与众道士的交往中,白居易开始迷上了炼丹,他将大把的时间用于此。“漫把参同契,难烧伏火砂”,“唯将绿醅酒,且替紫河车”,“丹砂不肯死,白发自须生”。这里所说的“姹女”就是水银,也称为汞;“黄芽”是从铅里炼出的精华;“火砂”是生丹砂炼制的半成品;“紫河车”则是指入药所用的人体胎盘,又指黄芽进一步炼制而成的紫色粉末。这些都是炼制丹药的主要成分或步骤,却成了白居易诗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可见炼丹已经成了他的日常。

或许他的初衷只是打发时光,也可能是为了强身健体、治病延年。关于炼丹,其实在古代绝不稀有,很多名人、官僚、皇帝,甚至贫民百姓,都曾服食过丹药。最为著名的是明朝嘉靖皇帝,为了修道炼丹曾经二十多年不上朝,堪称史上之最。清朝雍正皇帝也曾为此痴迷半生。

白居易最终有没有炼成丹药,有没有服食丹药?我们不得而知。估计是没有,因为他曾写道,“剑学将何用,丹烧竟不成”。又在《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中说,“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按文中之意,他应是没有服用过丹药的,也可能他根本就没有炼制成功。

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

因有人服药先死,白居易最终还是从炼丹中醒悟了过来。他明白,丹药未能炼成,并不是因为他的心不诚,而是因为丹药这种东西在世上本就不存在,没有哪一种药品能让人长生不老,更不会永葆青春。而丹药只会让人迷失自己,甚至会丢了性命。

“设不幸吾好药,损衣削食,炼铅烧汞,以至于无所成、有所误,奈吾何?今吾幸不好彼而目适于杯觞、讽咏之间,放则放矣,庸何伤乎?不犹愈于好彼三者乎?”他说,假设他不幸喜好服食丹药,结果对身体有所损伤,该怎么办呢?幸好他不喜欢,而是自我适意的饮酒赋诗,不比喜爱那些好得多吗?故此,他“古所谓得全于酒者,故自号为醉吟先生”,称自己为醉吟先生,将自己的无奈与愤懑都寄托在酒中。

也许白居易并不真的喜欢炼服丹药,只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为了填补心中空虚所进行的一种自我放松的活动,也是对那无法改变的命运所进行的一种无言的抗争。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早春》

冰雪消融,春意萌生,无所事事的他,不开卷与老庄攀谈,又能与何人说呢?

本文关键词:夜雨古诗白居易加拼音,夜雨古诗白居易早蛩啼复朗读,夜雨古诗白居易我有所念人,夜雨古诗白居易早蛩啼复歇,夜雨古诗白居易早蛩啼复歇拼音。这就是关于《夜雨古诗白居易,白居易夜雨夜行(白居易深夜失眠想念初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k.jiuquan.cc/html-3712/
上一篇 繁衍一词的意思繁衍的意思,初三上册语文知识点
下一篇 什么花茶香味最浓,夏天适合喝花茶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