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实关羽长相复原图】,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真实关羽长相复原图:给你一张真实的关公照片,你能认得吗 盘点历史记载的关羽形象
- 2、真实关羽长相复原图,武圣关羽身长九尺
1、真实关羽长相复原图:给你一张真实的关公照片,你能认得吗 盘点历史记载的关羽形象
因为,关羽的模样,最早在《三国志》上,描述过于简单:“羽美须髯。”没错,就是胡子长而茂密。“美须髯”的人在历史上多了,刘邦,刘秀,全是。和关羽同时代的,也至少有两位: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长八尺三寸,美须髯”;另一位是太史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注意,这两位《三国志》都记载了身高,唯独对关羽,没提,想必不会太高,也不会太矮,才会被忽略。
关羽生前的地位也远没那么高。最高职位是刘备封的“前将军”,最高爵位为汉献帝封的“汉寿亭侯”,属于比较低的一级侯爵,低于县侯和乡侯。直到唐朝,才开始有关羽崇拜,起于荆州地区,最早是城隍神,神仙里的县委书记。那时武将中,最高级别的神仙是姜子牙,为武成王,和文宣王孔子平级,后来,关羽被陆续加封,取代了姜子牙的地位。
从宋代开始,宋徽宗先加封关羽为武安王,又再次加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南宋宋高宗赵构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宋孝宗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随着称号越来越长,其外表形象也开始变化,宋洪迈《夷坚支志》描写过一尊关羽像:“黄衣急足,面怒而多髯,执令旗,容状可畏。”
那尊像虽已看不到,但看荆州市沙市区出土的宋代红陶关羽像,也是目前可见最早的关羽像,模样就和文字描写有几分神似。
关羽竖眉立目的样子,应该来自他的脾气性格。元代《三国志平话》中,“喜看《春秋》、《左传》,每每看到乱臣贼子,就心生怒气。”心灵鸡汤常说:“一个人的长相,藏着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放到关羽身上,不是没点道理。
《三国志平话》对关羽的外貌描写细致了一些,“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眉目和身高,胡子和脸色都提到了。我在太原纯阳宫见过一尊元代青铜关羽像,基本上如文所述,只是缺了胡子,估计是经年累月,胡子已隐入尘烟。
大部分人对关羽的印象,来自小说《三国演义》:“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和之前的平话比起来,最重大的变化,就是面色从紫变红,其实,这主要是为了突出关羽的忠勇。忠可以这样解释:红脸对应汉代的火德,火德尚赤,关羽忠于汉,有一颗赤子之心,肚子里看不见,干脆长在脸上。至于勇,《史记》中说:“血勇之人,怒而面赤。”一腔热血又成天生气的关羽,自然非红脸莫属。
被称为明塑之冠的米山铁佛寺,就有一尊红脸的关羽像,非常震撼。可惜,我去过三次,前两次在维修,第三次维修好了,但为了保护,不对外开放,我在门口等了半天,只等来个骑着小车卖米粉的,忍不住买了一碗,在国保碑前扒拉干净,含恨而归。
若关公有灵,他或许理解我这种感受。当年,曹操和刘备一起打吕布,吕布有个手下,据说妻子非常美貌。关羽曾好几次对曹操说,希望下邳城破后,能把这个人的妻子赐给自己。曹操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关羽。下邳城破之后,曹操发现这个人的妻子的确美如天仙,就占为己有。曹操也真不讲究,原本是:“兄弟,事成了,哥给你娶个妻子”,结果事真成了:“兄弟,哥给你娶个嫂子。”
后来,这样的尴尬再不会出现在关羽身上,因为他的地位渐渐登峰造极。明朝,万历皇帝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这是关羽第一次称帝,然后,又追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亲属部将也得到了加封:夫人被封为皇后,儿子被封为王,还给关羽配了一个领导班子,左丞相,陆秀夫,就是南宋最后抱着小皇帝跳海的那位,右丞相,张世杰,元帅岳飞,护法伽蓝尉迟恭,唐朝宋朝这些名将名臣,全归关老爷管。凑一起,可以玩“无双大蛇”了。
到了清朝,差不多每一个皇帝,都要加封一次,越加封字数越多,清世祖时是“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光绪皇帝最后一次加封,最终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全长二十六个字,一口气念下来,憋个半死。
成都武侯祠清代关羽像
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关羽之所以会被如此追捧,有很多原因。但我更愿意相信一点:正因为关羽原本是一个平民,老百姓,不是门阀,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而是出生在山西的一个普通人。他原名听起来就很普通,叫关长生,改成李长生、王长生,就是一个新闻中常见的村民的名字。《三国志》上没有关羽祖上的记载,足以说明这一点。尤其是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人的奋斗,失败过,投降过,没那么完美,反而更加真实生动,凭着一腔孤勇,逆袭成万人敬仰的神。
神的模样,按说是很难统一的。但是,对我这一代人来说,则寄托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小时候,有一年春晚直播结束,央视突然试播了两集《三国演义》,当一身绿袍的陆树铭出场时,我在心里惊呼:这,简直是连环画成精了!和我心目中的关羽一模一样!
从那时候开始,在我心中,关羽的模样,就是陆树铭先生的模样。
前年,在关羽的故乡,山西运城举办关公文化节,我和王刚老师参加其中的演讲及论坛环节,开始前,当地安排一起吃饭,陆树铭先生也来了,记得他话不多,却颇有几分江湖豪侠之气,实在没有想到,如此突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尽管,作为演员,他塑造的角色,被人记住的似乎只有关羽,但这也足够。他饰演的关羽前无古人,至今也无人超越,和关羽在古代的武将中的地位一样,已经变成了神。
最后,找到一首十年前写的小诗,和这篇文章一同,作为对陆树铭先生的纪念。
关云长
有没有
另一种可能
远离尘土和兵器
远离春秋
绕过幽深的城府
从麦城
回到运城
从云长
回到长生
卸盔甲
剃胡须
赤兔马耕地
偃月刀翻土
温一壶酒
农闲时
看桃花盛开
有没有
另一种存在
为春分夏至
为谷雨和刀削面
还有温暖的炕头
不结拜
不单挑
不守荆州
为一种爱刻骨铭心
绝不刮骨疗毒
有没有
另外一种姿势
拒绝
贡品和香火
反对哥们义气
不放水
不玩火
把不熟悉的人拉黑
好好做一个
没有用处的人
2、真实关羽长相复原图,武圣关羽身长九尺
“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说文解字》
武圣关羽,自古以来便是忠义的代名词,而对关羽本身的形象,因为《三国演义》太过深入人心的缘故,在人们的印象中,他一直都是一个彪形大汉的样子。比如说,罗贯中写到关羽的时候,写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从这个描写来看,也难怪人们会觉得古人身材形象高大。
咋一听关于古人这样的身高描写,听习惯了的我们似乎也没觉得怎么样,但仔细一想便会发现一个问题:对照现在人的身高,尤其是以三尺为一米的今天,古人的身高和今人的身高会差这么多吗?武圣关羽身长九尺换算成今天的高度,那岂不是达到了三米?这是不是太过夸张了一点?
因此,身长九尺的武圣关羽,放到如今究竟多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古今尺寸度量差别
尺寸度量与生产生活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一个王朝的建立,首先就必须要将计量制度统一起来。因为这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大一统,同样也代表着政权的稳固。
就比如说秦朝一统天下之后,就以诏版的形式颁令天下,以统一全国的计量制度。这一点,在历史上各地出土的青铜秦诏版,其上的铭文都有相关记载。
很显然,一个王朝一统天下之后,计量制度也会被统一起来,而尺寸长度,在各个朝代也是不一样的。考古学家在经过大量的研究之后发现,古代所用的尺子与今天大有不同,其基本趋势是年代越近,则尺子的长度越长。
譬如说,商朝时期的一尺大约相当于16.9厘米,而隋朝时期的一尺大约相当于27.3厘米,到了明朝时期,这个尺度又有所增加,达到了一尺相当于32厘米左右。而清朝时期的尺度几乎与现在差别不大了。
因此,如果直接用现在的尺度来套用古代的尺度,那很显然是一个错误的计量方法。就如武圣关羽的身高一样,九尺的高度,如果用现在的尺寸度量,那就是三米的身高。这个高度不说远远高于姚明这个巨人,恐怕就算是患上巨人症的人也远远不能相比。
况且,关羽可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其武力怎么说也都是那个时期数一数二的,倘若他身患巨人症的话,那么他还有可能在战场上来去自如的冲杀吗?很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因此,要弄清楚关羽的身高,则必须以那个年代的尺度去测量他的身高。幸运的是,近年来考古学界出土了一些汉尺,可以帮助我们测量出关羽的身高。
前文说过,古代计量制度的基本趋势是在不断变化的,其年代越古,则尺子的长度越短。这一点,通过出土的汉尺来进行研究,发现是符合这个规律的。比如说,贵县罗泊湾出土了一把木尺,以现在的米尺进行测量之后发现,其长度为23厘米。
另外,满城汉墓出土了一把错金铁尺,经测量之后发现其长度为23.2厘米。这些都是西汉时期的文物,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的一尺大约为23.1厘米。不过,武圣关羽是东汉末年的人,因此仍旧不能以此作为测量标准。
不过好在出土的东汉时期文物中也存在一些保存良好的尺子,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东汉时期的尺度是多少。譬如说,日照市博物馆内藏有一件1987年发掘出来的东汉竹尺。这件竹尺器身已有弯曲、干裂的痕迹,经测量其长度为21.3厘米。
这个长度其实是不符合东汉时期计量尺度的。但经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这件竹尺除却干燥缩水以及弯曲的因素之外,其实际长度能够达到23厘米以上。
另外,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东汉铜尺长度为23.46厘米,绍兴漓渚也曾出土一把东汉时期残缺的铜尺,经复原之后发现其长度则达到了24厘米以上。由此可以推算,在武圣关羽的年代,一尺大约是23厘米到24厘米之间。
以这样的计量尺度来计算关羽的身高,那么其身高大概就是2米1左右。换句话说,武圣关羽并不是所谓的巨人症,身高也比姚明差了一些。当然,即便如此,放到现在的话,他仍旧是一个大高个。而这样的身高,很显然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只有一些竞技运动员能有如此身高。
此外,不仅仅是武圣关羽,像华雄、王双等人,其身高的描写也是“身长九尺”,兀突骨更是达到了“身高丈二”的程度。不过,说到这里,不免又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的身高真的有那么高吗?
三、人体身高的演变如果对动物界进行研究的话,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那就是在种群演变的过程中,躯体的演变规律是呈增大趋势的。比如说,现如今最大的陆生生物大象,虽然它的身长可以达到八米以上,但在五千多万年前,始祖象的大小只有猪那么大。
另外,现代马也是由身高不足一尺的始祖马演化而来的。当然,人类这个族群也不例外。两百多万年前的非洲“能人”,其平均身高不到1米2,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其身高只有1米56,一二十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身高则为1米63,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我国男性的平均身高则为1米67。
换句话说,人类的平均身高是从低到高逐渐演化增长的。那么,《三国演义》以及《水浒传》中,关于古代人身高的描写,动不动就身长八尺,身长九尺,是否真的靠谱呢?
从人体身高的演变规律来看,这些古典小说中关于古人身高的描写都是不怎么靠谱的。就连关羽身长九尺,华雄身长九尺等描写,其实也是罗贯中的一种夸张艺术手法,而在《三国志》等正史当中,是没有明确其身高记载的。
从这一点来看,古典小说中关于古人的身高描写可能是不靠谱的。不过,我们也不能这么武断。因为《三国志》当中虽然没有对关羽、华雄等人身高描写,但却对曹魏时期,尚书大臣何夔的曾祖父何熙做过描写,称其身高为“八尺五寸”。而何夔自己的身高也有“八尺三寸”的记载。
而且从《三国志》当中的一些有名的武将记载来看,其身高折算到现代的话,也基本上都在1米8以上。除此之外,像《汉书》这样的正史当中,也有一些历史名将的身高记载,比如说项羽的身高就是“八尺二寸”。而这些记载,显然也跟那个年代的男性平均身高是不符的。
因此,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当中对天下闻名的武将,如关羽,华雄等人的身高艺术化的写成“身长九尺”,其实也完全说得过去。
结语:很多人在看了古典小说之后,或许会被“身高八尺”之类的词语给“洗脑”了。认为古代无论是哪个朝代,所有的好汉英雄基本上都是人高马大的模样。但其实,这样的固有印像并不是正确的。
要了解古人的身高,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去看看各朝各代出土的男尸,其骨架长度基本上就代表了他的身高。而小说中关于好汉的身高描述,只不过是一种艺术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突出好汉的“强大”。因此,这一点大家应该有所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关键词:真实关羽长相复原图高清,关羽真实的照片,真实关羽长相复原图片,关羽的真人像,关羽真实相貌复原图。这就是关于《真实关羽长相复原图,给你一张真实的关公照片》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