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圳地产公司排名】,深圳地产三巨头,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深圳地产公司排名:2023年1-4月深圳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
- 2、深圳地产公司排名,深圳地产三巨头
1、深圳地产公司排名:2023年1-4月深圳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
特区建发投资连续两个月蝉联榜首、华润置地挤进前三、前海控股新进榜位列第四
▍房地产市场分析
新房住宅市场
4月深圳新增供应面积为46.1万㎡,环比减少10.6%;成交面积为34.7万㎡,环比继续上涨,涨幅为9.8%。供需方面,在经历3月新房供应小高峰后,4月房企推盘积极性减缓,深圳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量环比由增转降;4月,深圳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继续增长,彰显了楼市复苏的持续性,释放一定积极信号,不过从增长的幅度看,目前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增幅已大幅收窄。预计未来,深圳新房市场或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图:2022年4月-2023年4月深圳商品住宅供销走势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
二手住宅市场
4月深圳二手住宅共成交3077套/29.09万平方米,成交套数环比下跌22.6%,同比上涨63.8%,成交面积环比下跌21.1%,同比上涨63.1%。进入到4月份之后,二手房成交量开始明显减少了。市场仍存在观望情绪,客户信心未能完全恢复,市场热度在4月下半月也出现下降,另外,随着二手房挂盘量不断创新高,政策未出现预期中的松动,二手房市场或面临后继乏力的局面。
特别声明:房地产企业销售数据统计是以2023年1月1日—4月30日期间销售的商品房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中指数据CREIS在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的销售监测数据,对于监测不全的项目数据,由企业提供相关文件并严格审核,也纳入统计范围。本报告仅供参考,我方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榜单点评
2023年1-4月,深圳销售金额TOP20房企合计销售756.4亿元,同比减少22.1%,占全市1-4月销售额的69.1%,销售金额TOP20入榜门槛为15.48亿元。其中,TOP10房企销售额为568.86亿元,较上年减少29.5%;TOP11-20房企销售额为187.54亿元,较上年增长14.6%。本月销售金额TOP20新进榜的企业有前海控股位列第四、深圳国际位列第十五,以及深圳市闽泰房地产开发位列第二十。
2023年1-4月,百亿以上阵营仅1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销售额109.72亿元。第二阵营(50-100亿)企业5家,去年同期没有,销售额均值67.2亿元。第三阵营(30-50亿)企业2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销售额均值36.86亿元。第四阵营(10-30亿)企业为12家,与去年同期相同,销售额均值19.75亿元。
从深圳各房企销售面积来看,2023年1-4月,深圳销售面积TOP20房企合计销售114.1万㎡,TOP20入榜门槛为2.33万㎡。其中,特区建发投资以16.51万㎡排名第一,特区建发投资成交项目主要以公寓为主;华润置地以12.49万㎡排名第二,深圳地铁集团以10.88万㎡排名第三。本月销售面积TOP20新进榜的企业有第四位的前海控股,第十八位的颐安集团,以及第十九位的深圳市闽泰房地产开发。
特别声明:房地产商品住宅销售数据统计是以2023年1月1日—4月30日期间销售的商品住宅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中指数据CREIS在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的销售监测数据,对于监测不全的项目数据,由企业提供相关文件并严格审核,也纳入统计范围。本报告仅供参考,我方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榜单点评
2023年1-4月,深圳商品住宅销售金额TOP10项目合计销售金额为249.49亿元,占全市商品住宅销售总额的33.9%,TOP10入榜门槛为18.44亿元。
其中,深铁懿府以48.35亿元的绝对领先优势蝉联排行榜首位,深铁懿府楼盘位于深圳南山安托山片区深安路,临近地铁7号线深云站,距市中心较近,占据城市核心,区位优势明显,地段知名度高。深铁懿府在安托山片区的西侧,环安托山公园而建,生态及景观资源突出。所在的片区区位虽称不上中心,但放大到稍大一点的视角来看,它恰好位于华侨城片区和香蜜湖片区的圈层中心。不仅坐享安托山新豪宅片区的价值红利,还享有深圳两大传统豪宅片区的臻熟资源。并在福田中心区、香蜜湖金融街、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南山科技园等深圳的几大重点发展片区的环绕之中,对商务、产业和人才的辐射能级十分显著。
超核中心|润府以29.23亿元位居排行榜第二位,该项目位于深圳七大总部基地之一的北站国际商务区,是联动湾区、协作区域的城市门户和枢纽都市核心区。片区未来将在深圳北站这“一芯”的基础上,规划“城市超核+深圳北站”的“双芯”结构,打造集创新、服务、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距离深圳北站约400米,深圳北站交通枢纽不止有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铁,还有4/5/6号线三条地铁线直接在此接驳。步行可达深圳北站缤果空间、星河Coco City等集中商业,邻近龙华版欢乐海岸-红山6979、龙华天虹购物中心以及在建的华南首家Costco旗舰卖场。该项目西临南园公园,1.5公里范围内聚集了逸秀公园、北站中心公园、白石龙音乐主题公园,生态环境优越。周边教育资源也非常丰富。未来将成为湾区新地标。
中洲湾以24.33亿元位居排行榜第三位,该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都会核心区福荣路与上沙村路交汇处,北邻福田 CBD 享城央醇熟配套揽一城繁华,南拥深圳湾一线首排永久无遮海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隔海拥揽香港湿地公园景观。自带建面约 16 万㎡商业配套,超 50 万㎡商业云集,三地铁两主干道双枢纽两口岸,缤纷生活举步即达,紧邻九年一贯制红岭实验优质教育资源。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提出后,大金沙板块就位于深港都会CBD的核心——“港深紧密互动圈”内,这也意味着区域未来将成为科创、金融类高端圈层人士的聚集地,片区形成蓬勃发展之势。
2、深圳地产公司排名,深圳地产三巨头
记者丨李惠琳 编辑丨陈晓平
地产富豪的黄金时代,正在逝去。
2022年“胡润百富榜”上,房地产落榜的富豪人数最多,达到41人。
大洗牌之下,鸿荣源的掌舵人赖海民,排名却上升31位,首次挤进前百强,以500亿身家位居第87位,在内地地产富豪中,仅次于王健林、杨惠妍、吴亚军等少数几人。
鸿荣源不是上市公司,赖海民又是典型的潮商,素来不事张扬,且扩张谨慎,未大规模布局全国,主要盘踞在深圳,专注在旧改等擅长的事情上,不随大流,闷声发财。
在行业逆境中,这样的地产大佬,过得从容许多。
不求规模
赖海民很少出席公开活动,媒体采访寥寥无几,关于他的发家史,只有零星资料,销售规模、财富值,则全靠第三方机构的估算。
公开信息称,其出生于1965年,是广东普宁人,与佳兆业老板郭英成、星河地产老板黄楚龙,同是老乡,也在潮汕文化圈内。
赖有着潮汕人的低调,出手的项目很吸睛。
一手打造的壹方城购物中心,是深圳单体体量最大的购物中心,年销售规模仅次于华润万象城。
在地产圈,赖海民一度另类,不追求规模,不强调高周转,过去几年,在土拍市场少有拿地动作。
据公开资料,鸿荣源最近一次拿地,在2021年底,以30.94亿元竞得宝安区新安街道地块。
赖海民的重心,多放在深圳、东莞的旧改项目。
官网披露,在地产开发和城市更新领域,鸿荣源累计综合开发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米;其在建待建项目有28个,多为旧改项目,尤其集中在宝安和龙华区。
有人统计,在大本营深圳,鸿荣源就有超1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
旧改项目多数体量大,开发周期长,赖海民又不追求快,近年销售体量都在百亿左右。
克而瑞的数据显示,2021年其销售额只有83亿元,排名第169名。
早期拿地成本低,慢开发的时间价值,依然可观。
赖的一大得意之作,就是深圳壹成中心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为42.83万平米,总建面约320万平方米,为深圳最大的旧改项目之一。
2015年第一期住宅首发,均价达到4.3万/㎡,六小时售罄1637套,之后每年,项目都会推出一定房源,至今仍在销售。
这个深圳超级网红盘,去年单个项目卖了73亿,预计今年推售1056套,户型85-94㎡,价格在6-7万/㎡左右,据此估算,又吸金至少53亿元。
在深圳市场,鸿荣源可以跻身10强。今年前10个月,其以97.18亿销售额排在第9位,甚至超越了中海地产。
赖海民的扩张非常稳健,一出手,又往往会吃透市场。
2018年,他才首进东莞,两年内却接连拿下9宗旧改项目,总面积超过400万㎡,许多项目依然临近深圳。
不随大流
这位隐秘的巨鳄,到底什么来头?
26岁,赖海民创立鸿荣源,以承包工程起家,在普宁当地耕耘5年后,他进入深圳,开发宝安34区的弘雅花园二期项目,站稳脚跟。
民间也流传一种说法,鼎盛时期,潮汕商帮掌握深圳七八成的地产、建筑业份额,无论是哪一家建筑公司,真正组织施工的就是潮汕人士。
1990年代,宝安许多区域是一片荒地,难入大房企的眼。
赖海民反其道行之,前瞻性地加大布局,大胆走高端精品路线,陆续开发了雅豪轩、御景台、丽景城等深圳名盘。
尤其2001年开发的御景台,以中西结合方式打造园林式社区,开售时每米单价高达六七千元,比周边房价高出近一倍,却以其稀缺性备受追捧,斩获当年宝安区销售冠军,鸿荣源的知名度渐渐打开。
借前海东风,宝安区慢慢成为热门区域,赖早期开发的楼盘,价格翻了数倍。如今的御景台,每平米售价高达8万以上。
“鸿荣源不太喜欢随大流,你说创新也好,标新立异也好,逆向思维也好,总之我们想追求一些独特的东西。” 赖海民亲自解释过。
2003年,鸿荣源走出宝安,扩展到深圳全市,在香蜜湖区推出大型豪宅熙园项目,收获了“豪宅专家”的名号。
发展早期,赖海民坚持集中资源,深耕项目,显露出极强的风险意识。
“鸿荣源没有做过用地规模超10万(平)的盘,每个盘建筑面积都是20万(平)左右,每2年出一个新盘。这种做法能够有效地规避大风险,能够将资金和人力资源,配置得恰到好处。”他在早年的采访中说。
赖一度自称“没有很远大的志向,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其实,他也显露过全国扩张的野心。
2007年,赖海民走出深圳,先是进军广州,21亿总价拿下金沙洲地王项目,之后又频频在佛山、惠州、长沙出手。
拿地消耗大量资金,为了支撑规模扩张,他一度希望上市筹集资金,先是盯上赴港IPO,后又试图借壳上市,结果均未成功。
鸿荣源一度不得不降价促销,以加速回笼资金,甚至暂停多个在售项目施工。
这是赖海民少有的挫败期。幸而,地产火热依旧,并未伤筋动骨。
由此,鸿荣源没有热衷铺摊子,聚焦在深圳及周边稳扎稳打,在这轮行业调整期,他未受太大波及。
不只卖楼
赖海民的生意,并非只是卖房。
官网显示,鸿荣源业务非常多元化,包括商业运营、产业发展、商办运营、物业管理。
商业运营,尤其成功。
宝安新中心区的壹方城购物中心,2021年坐收68.8亿元,**之下,销售额同比大涨37.6%。
无独有偶,位于龙华区的壹方天地全年总销售31亿元,也大涨37%。
深圳各色商业项目,2021年销售额超过10亿,只有16个,鸿荣源占到两席,合计百亿,这绝非只是运气。
赖海民计划扩充产品线,借助沙井的城市更新项目,进军奥特莱斯市场,且开始探索轻资产运营,输出管理。
2020年9月,鸿荣源旗下壹方商置与深圳三一集团合作,以此为开端,在成都、南京、惠州等城市,落地多个轻资产项目。
官方披露,鸿荣源运营管理商业建筑面积达120多万平米,未来五年,目标管理规模为超300万平米。
此外,赖海民开发及运营科技园区十余个,总建筑面积逾250万平米,主打“地产开发 产业运营”的产城融合模式。
带领鸿荣源稳稳潜行31年,57岁的赖海民慢慢功成身退,二代已走向前台。
目前,他仍然担任鸿荣源董事长,部分担子开始由长子赖俊霖接下,其担任鸿荣源总裁、壹方置业董事长。
据称,这位33岁的接班人热衷电竞,成立过电子竞技俱乐部,在王者荣耀赛事战绩不菲。
次子赖柏霖则另有一番金融事业,他是深圳柏霖控股的董事长和法人,以投资入股的方式,为利安人寿、鼎诚人寿、华兴银行等多家机构的股东。
二人整体延续父辈的低调风格,除了零星的公开露面,网络上难寻关于他们个人的更多信息。
被问及为什么如此低调,赖海民淡然地说,习惯了,一直都是这样,“宣传对于企业来说很重要,但我们不擅长。”
过去一年多,地产大佬普遍财富缩水,身陷各种麻烦。
赖海民很稳,今年的500亿身家,与去年持平,更未曝出违约、裁员,在风暴中保持了独有的泰然。
本文关键词:中国房地产100强名单,深圳房地产商排名前十,深圳地产公司排名李,深圳地产公司排名及老总,深圳地产公司排名三个字。这就是关于《深圳地产公司排名,深圳地产三巨头(2023年1-4月深圳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