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关于【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又是一年元宵至,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愿君花好月圆,事事圆满
  • 2、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东风夜放花千树

1、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又是一年元宵至,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愿君花好月圆,事事圆满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又是一年元宵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上元节或元夕,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吃汤圆、猜灯谜、看舞狮、赏花灯,元宵夜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璀璨美景,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温馨浪漫,也有“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的喜悦,更有“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深深的祝愿......

好把元宵 良辰美景,暮暮朝朝,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愿君花好月圆,事事圆满!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上元前一日游东国看红梅右题停罢坊场图三

宋-杨万里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儿牵黄犊父担犁,社鼓迎神簇纸旗。

不是丰年那得此,今春大胜去春时。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上元翫灯

宋-白玉蟾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碧玉融成万里天,满城罗绮竞春妍。

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元夕

宋-释斯植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满眼春光万物华,小桥杨柳近人家。

谁将上下楼台月,化作金莲一夜花。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元夕

宋-范成大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初破月初圆。

新年第一佳时节,谁肯如翁闭户眠?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人月圆-元宵

宋-史浩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夕阳影里东风软,骄马趁香车。

看花妆镜,藏春绣幕,百万人家。

夜阑归去,星繁绛蜡,珠翠鲜华。

笙歌不散,疏钟隐隐,月在梅丫。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元夕

明-陈宪章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村南村北此宵同,好景难消一老翁。

在处恐妨年少乐,踏歌归去月明中。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汴中元夕

明-李梦阳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细雨春灯夜色新,酒楼花市不胜春。

和风欲动千门月,醉杀东西南北人。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元夕

明-汤珍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火树银花巧斗明,笙歌声沸满春城。

月华西转星河澹,犹有香车取次行。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金陵元夕曲

明-王嗣经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十二龙城彻晓开,金徒银箭不相催。

行随灯市家家月,看到花林树树梅。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燕京上元歌

明-王弘诲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宝马香车意气骄,春城游冶斗妖娆。

星衢月市行应遍,一刻千金是此宵。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元宵次弟文哲韵

明-王纬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忽忽年光不可招,人间佳节又元宵。

杯倾燕北三更乐,心逐江南万里遥。

灯火交辉今阆苑,埙篪迭奏古箫韶。

天伦乐事如良夜,秉烛閒游万虑消。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元夕咏冰灯

明-唐顺之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

出海蛟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元宵

明-唐寅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冶春词

近现代-连横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火树银灯闹上元,稻新街上管弦喧。

多情惟有春宵月,犹自娟娟照北门。

2、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东风夜放花千树

“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会阖家团圆赏月、燃灯、吃元宵。

每当耀眼的礼花绽放在深邃的苍穹,元宵在瓷碗中漾开小小的波纹——元宵节一过,年就真正画上了句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元宵节地月距离为全年最近,今年大家如果抬头赏月,将会巧遇“超级月亮”——即近地点的望月(满月),平均14个朔望月(413.4天)出现一次。近地点的满月比远地点的满月直径大14%,视面积大30%,大家不要错过这次有趣的天象哟。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起源

传说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本称“上元”是农民祈求丰收的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诞。人们在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这天是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也在这天祭月和赏月,祈求丰收。

还有说法认为,汉武帝时听从谬忌之说,对于太一神十分虔诚,在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无论是伐南越、得天马,甚至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经过祠坛之上,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习俗

亮花灯

元宵节是名副其实的“灯节”。至于灯节的起源,一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有说起源于释道的宗教活动;有说汉武帝时流传下来的;也有说与“照田蚕”的风俗有关。唐朝,民间还有认为灯节是“放哨火”的发展——春耕之前将干枯杂草烧掉可以除虫害;更有许多与神话相关的故事与传说。尽管众说纷纭,但“灯”总是象征着美好、光明、喜庆和吉祥。唐朝以后,燃灯和观灯逐渐脱离了宗教色彩,成为民盛大的娱乐活动。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猜灯谜

灯谜的起因相传与春秋时期的游说之士,多以借喻、暗示的方式表达自己意见有关。由于谜语含义丰富,亦庄亦谐,既能启迪智慧,又能开人笑颜,所以自秦汉以后,骚人墨客以猜谜为乐事。相传至宋代,宋仁宗为了表示与民同乐,大力倡导汉魏以来举行元宵灯节的旧俗,一些文人学士为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节之夜,将谜语贴在彩灯上供人猜测,以吸引路人驻足欣赏,此后猜灯谜便逐渐成为元宵节的习俗了。

迎紫姑

紫姑是传说中的厕神和占卜神,而且还是一位主生育的女神。中国各地妇女,每于元宵夜准备祭品向紫姑祈福问卜,称为“迎紫姑”,其中尤以浙江省一带最为盛行。相传紫姑为唐初山西寿阳人,名叫何媚,自幼好诗文,其夫后被寿阳刺史陷害,纳她为妾。紫姑后为刺史夫人所妒,被杀之于厕,因天神怜之,使她成为神灵。

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走百病

中国古代虽然以种种礼教对妇女进行身心束缚,但在元宵节和中秋节,均要暂时解脱对妇女的种种限制和束缚,允许外出参与娱乐。元宵节观灯,往往是少女结识意中人、与佳偶相会的大好时机,元宵节期间总会出现一些爱情佳话。又据说元宵节妇女群游,游城墙,摸城门钉、走桥等,可治病强身,抖去晦气。

诗词中的元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我国古代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将元宵节喜乐盛况在诗词中加以记载。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正月十五夜,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根据花灯挂的位置不同,作者还将它们分别比喻为“星”“月”——当然,比花灯更美的,自然是来赏灯的各家千金了。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这首景色诗描写了洛阳市民元宵之夜的欢乐景象,是诗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诗赛中的夺魁之作,称得上初唐五律的典范。“火树银花”一词亦成为描写节日之夜的特用成语。清代学者纪昀认为该诗“三四句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这首脍炙人口词作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作为元宵诗词中的名篇,这首词其实不需多加解读,以免画蛇添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

名家笔下的元宵记忆

冰心

在散文集《寄小读者》的《漫谈过年》一文里,冰心蕴含着她思念家乡的温柔亲切的感情,同时也有对元宵节里家乡风俗的难忘记忆:

“我们老家在福州市南后街。福州的风俗,元宵节小孩子玩的灯,都是外婆家送的。福州方言,‘灯’与‘丁’同音,‘添丁’是句吉利话,因此,外婆家送给我们姐弟四人的是五盏灯!我的弟弟们比我小得多,他们还不大会玩,我这时就占了便宜,我墙上挂的是‘三英战吕布’的走马灯,一手提着一盏眼睛能动的金鱼灯,一手拉着会在地上走的兔儿灯,觉得自己神气得很。”

汪曾祺

汪曾祺在《故乡的元宵》一文中,描绘了江苏省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活动,从中能够体会到他浓郁的生活情趣: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周国平

当代作家周国平在《我的心灵自传》中,曾写到自己小时候的元宵节:“我上小学时,父亲才三十开外,仍很有生活的乐趣。每年元宵节,他会亲手制作一只精致的走马灯,在纸屏的各面绘上不同的水彩画,挂在屋子里。电灯一亮,纸屏旋转起来,令我惊喜不已。”

这就是关于《元宵夜回江南风渐暖,15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词》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k.jiuquan.cc/html-4619/
上一篇 北京十大免费景区排名,北京免费古镇景点推荐,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下一篇 菠萝汁怎么榨好喝,菠萝汁怎么榨好喝又甜(这6种榨汁配方一般不外传)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