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挥汗成雨

关于【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挥汗成雨,摩肩接踵
  • 2、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成语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

1、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挥汗成雨,摩肩接踵

“摩肩接踵” 摩:摩擦。踵:脚后跟。 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出自《晏子使楚》,晏子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晏子说临淄“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固然带有夸张、夸耀的成分,但是齐国在当时经济实力之强是可以肯定的。

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挥汗成雨

连环画内页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帮助齐桓公争夺霸主的过程中曾多次对外使用经济战,最著名的是对鲁国发动的经济战。

当时齐国和鲁国的纺织也都很发达,所谓“齐纨鲁缟”是也,管仲要求全国官员的衣服由齐国纨布改为的穿鲁国的缟布,导致缟布涨价,同时却禁止齐国百姓织缟布,却对鲁国开放,表面上鲁国大挣齐国缟布钱,鲁国见有利可图,全国人民都投入到缟布的生产,出口创汇,放弃了农业生产,“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一年后,齐国拒绝鲁国的缟布,而这时鲁国已经没有粮食了,不得不被迫签下尊从齐国的条约。就连晏子出使的楚国也遭受过齐国的经济战的打击,而屈服于齐国,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无法发动经济战争的,由此可见齐国实力之强,作为齐国的都城,临淄的人口自然比其它地区多。

晏子说“临淄三百闾”,《苏秦列传》里提到“临淄之中七万户”,晏婴(?—前500年)和苏秦(?—前284年)的去世年代相隔200多年, 以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计算,200多年间临淄人口增长了近十倍,这个只能作为参考,但也反映出临淄即使在失去霸主地位后,人口大幅增加,《战国策·齐策一》也记载“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不仅人口增加了,临淄的人民生活质量高,已经不用为温饱担忧,“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过,六博蹋鞠者……” ,临淄人民追求的是音乐、体育等娱乐生活的满足。

秦统一六国,临淄地位一落千丈,但是临淄的人口并没有减少,《汉书》记载直到汉武帝时,“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既然比首都长安人口还多,临淄经济之强可见一斑。

不管晏子说临淄“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有没有夸张成分,也确实反映出齐国经济实力之强。

2、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成语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

摩肩接踵,汉语成语,拼音是mó jiān jiē zhǒng,意思是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出自《战国策·齐策一》《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挥汗成雨

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

摩肩接踵,汉语成语,拼音是mó jiān jiē zhǒng,意思是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出自《战国策·齐策一》。《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近义词:人山人海、摩肩擦踵、接踵比肩、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熙来攘往。

反义词:门可罗雀、地广人稀。

本文关键词:摩肩接踵是什么生肖,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拼音,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怎么读,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衣服发出的声音怎样表达,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关于《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挥汗成雨》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k.jiuquan.cc/html-4788/
上一篇 于荣光主演的电视剧,演员于荣光剧照(于荣光:两个误会困扰他多年)
下一篇 正确煮梨水的方法,煮梨的正确方法(雪梨加这2样一起煮)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