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蒙古族乐器有哪些】,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蒙古族乐器有哪些:抖音爆红的生僻字你不认识,那这些蒙古族传统乐器你认识吗?
- 2、蒙古族乐器有哪些,蒙古族有哪些乐器
1、蒙古族乐器有哪些:抖音爆红的生僻字你不认识,那这些蒙古族传统乐器你认识吗?
最近抖音火了一首《生僻字》,
它的创作者是90后的陈柯宇。
整首歌都是生僻字,读起来诘屈聱牙。
如果不是跟着节奏唱,
估计很少会有人读完这些汉字。
这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一首歌大部分歌词都不认识!
感觉几十年的学都白上了!
不过你也不要气馁,
中国汉字几千年的变化和发展,
有太多太多......我们不常用的汉字。
通过这首歌的爆火,
让很多人认识到汉字的博大精深,
由衷的为中国汉字骄傲!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体现在文字,
还有众多传统文化也是属于中国的独特魅力。
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内蒙人,
蒙古族的众多传统乐器你都认识吗?
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潮尔”。
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
所演奏的乐曲具有
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
体现了蒙古民族的
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马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族
古代长调的最好的乐器,
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
如: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
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
欢乐的牧歌等。
四胡
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
源于古代奚琴。
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民间乐器中,
除了马头琴,
流传最广的就是蒙古四胡了。
2006年5月20日,
蒙古族四胡音乐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雅托克
雅托克即蒙古筝。
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
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
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
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雅托葛分有十二根弦和十根弦两种。
主要在锡林郭勒盟和伊克昭盟一带流传,
因其年代久远,
所以在当地牧民中影响很大。
一般十二根弦筝用于宫廷或庙堂,
十根弦筝流传在民间,
多半用来为民歌和牧歌伴奏。
火不思
蒙古族弹拨乐器,
见于元代,盛行于明代,
清朝列入国乐,清后失传,
建国后重新研制成功。
火不思发音清晰、明亮,
音响圆润、淳厚,音色柔和、优美,
富有辽阔草原之情调。
可用于弹唱、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胡琴
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
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
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
历史悠久,形制独特,
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
胡琴能机动灵活地演奏各种乐曲,
声音抑扬顿挫,连续自如,
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
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
特别用其演奏出的滑音,
几乎就是语言声腔的再现。
蒙古角
唇簧气鸣乐器。
一种木质长形号角,
因流行蒙古族,故称蒙古角。
亦称“蒙古号”。
由上下两节构成,
喇叭口用铜制,角身绘龙。
分为“雌角”和“雄角”,
雄角内径略大而声浊;
雌角内径略小而声清,
雄角与雌角长短基本相同,
两者有粗犷和柔和的差异。
胡笳
胡笳是蒙古族边棱气鸣乐器,
民间又称潮尔、冒顿潮尔。
胡笳可用于独奏、
器乐合奏或乐队伴奏,
是富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吹奏乐器。
秦汉时期,
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原始的胡笳,
它是将芦苇叶卷成
双簧片形状或圆椎管形状,
首端压扁为簧片,
簧、管混成一体的吹奏乐器。
到了唐代,盛行以羊骨或羊角为管、
管身无孔的哀笳,管身比胡笳较短。
清代,宫廷提倡“四方乐”,
曾从新疆阿勒泰地区抽调
蒙古乌梁海部到科尔沁草原,
组成蒙古喀喇沁王府乐队,
这就是清朝宫廷的“蒙古笳吹部”。
怎么样,看了这么多蒙古乐器,是不是大开眼界,想立刻来大草原上弹琴唱歌翩翩起舞~
快来吧,大美鄂尔多斯欢迎你!
文:王雅萱
来源:内蒙古旅游
编辑:郝家卉
2、蒙古族乐器有哪些,蒙古族有哪些乐器
雅托克: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蒙古族乐器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蒙古族乐器有哪些
雅托克: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火不思:在明朝文人笔下,火不思有各种译写方法,诸如琥珀槌、胡博词、虎拨思儿之类。元、明时代的蒙古人,上至可汗大臣,下至普通武士,均能自弹火不思唱歌舞蹈。正统十四年,“也先每宰马设宴,必先奉上皇(明英宗)酒,自弹虎拨思儿,唱曲,命达区别子齐声合之。”火不思不仅在蒙古草原上流传,明代的中原地区也很盛行。不仅北人善弹火不思,内地汉族人民也对此喜闻乐见。
口琴:口琴,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古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音乐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除了以上所列几件乐器之外,蒙古族原有许多种民间乐器,诸如胡琴、抄兀儿、筝之类,依旧在草原上流传。
马头琴:蒙古民族乐器之一。马头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时代,时称朝尔。最初的马头琴琴箱是用一块整木刳制而成。后经过加工发展,始将其音箱以四块木板拼成梯形,面蒙马皮、羊皮(现改为蟒皮、桐木板等),用白马尾或尼龙丝作琴弦和弓毛。琴头、音箱镶有骨雕装饰品,并将琴头雕刻成马头状。该乐器适用于独奏、合奏及蒙古族曲艺乌力嘎尔的伴奏等。常用的弓法技巧有分弓、连弓、顿弓、快弓、抖弓、跳弓等;指法技巧有颤指、滑音、柔弦、拨弦、弹弦等。马头琴的演奏风格因为地区的不同而各异,如目前流行的科尔沁派、土尔古特(地名)派等。著名马头琴演奏家色拉西曾与周思来总理合影留念,齐.宝力高组建的马头琴乐团演奏的《万马奔腾》曾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演出。
四胡: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两匹弓毛分别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丝弦或金属弦。四胡不仅能演奏单旋律,同时也能演奏较简单的和声音程与复调旋律。有高音、中音、低音之分。按弦法,有指肚按弦与指甲顶弦两种,前者多用于高音四胡,后者多用于中、低音四胡。弓法技巧有全弓、分弓、快弓、抖弓、顿弓、击弓等;指法技巧有抿音、抹音、连滑、垫指音、打音等。艺术家孙良、铁钢等人的四胡演奏技巧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水平。
哈萨克族--乐器
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很有特色,乐器种类和乐曲形式也相当丰富。“冬不拉”为弹奏乐器,是哈萨克族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分为高、中、低等十几种。冬不拉易学易带,深受哈萨克族喜爱。拉奏乐器以“库布孜”为代表,演奏起来声音类似小提琴,但形状比小提琴复杂,上端向里弯,琴腹如勺,腹面张开,背面蒙有羊皮,琴弦用马尾或牛筋制成。吹奏乐器主要有“思布孜可”,民间艺人最善使用此物,被誉为“心笛”。这种乐器形似竖箫,吹奏起来音色悠扬柔和。哈萨克族的打击乐器也有很多,极有特色的是“阿迪托亚克”。这种击奏乐器由两个组成一对,演奏时互相击打,外形类似马蹄,加之所奏出的效果,哈萨克族称之为“马蹄音”。
本文关键词:蒙古族的器乐,蒙古族乐器有哪些图片,蒙古族特有乐器的名称有哪些,蒙古族乐器有哪些全部,蒙古族乐器有哪些种类。这就是关于《蒙古族乐器有哪些,那这些蒙古族传统乐器你认识吗》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