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

关于孟子的资料,山东历史名人——孟子

关于【关于孟子的资料】,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关于孟子的资料:山东历史名人——孟子
  • 2、关于孟子的资料,有关孟子的介绍

1、关于孟子的资料:山东历史名人——孟子

孟子

关于孟子的资料,山东历史名人——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关于孟子的资料,山东历史名人——孟子

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关于孟子的资料,山东历史名人——孟子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关于孟子的资料,山东历史名人——孟子

附《孟子》20句经典名言

1.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如果不能够同时得到,那就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这句话用来比喻当想要的东西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会选择重要的那一个。

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孟子·尽心下》。百姓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江山社稷,君主是最轻的。

3. 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出自《孟子·尽心下》。在和平之年能够积累财富,等到了荒年便不会有所窘迫,平时能够注意道德修养,在乱世中也不会感到迷惑。

4.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那些伟大的人,都是一些童心未泯的人。

5.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出自《孟子·离娄下》。不合乎礼仪,不合乎道义,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尊敬自己的长辈,进而去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子女,进而去爱护全天下的孩童。如果能做到了这些,那么,我们就是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社会,也迈出了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的第一步。

7.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国君会以天下人民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君主将自己的忧患,当做自己的忧患,臣民也会将国君的忧患,当做自己的忧患。

8.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统治者只有能与民同乐,才是真正意义的爱护百姓的生命。当百姓不再为了生老病死的而忧虑的时候,就会服从管理,“从之也轻”,实现“王道”主张。

9.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出自《孟子·离娄上》。不使用圆规、曲尺,没法画成圆形和方形……不使用校正乐器的律吕,就校正不了音阶……不对天下人施行仁政,就做不到平治天下。这句话是说,做任何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标准和原则。

关于孟子的资料,山东历史名人——孟子

10.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出自《孟子·尽心下》。不实行仁义,而获得一个国家的人,这样的事情是有的。但是不施行仁义,而获得天下的,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出现。

11. 养心莫善于寡欲。

出自《孟子·尽心》。养心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节制欲望,做到清心寡欲。

12.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出自《孟子·尽心下》。不信任贤德的人,国家就会空虚。不讲礼义,上下关系就会混乱。没有好的政事,国家的钱财就会不足。

13. 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出自《孟子·万章上》。不怀恨于心,也不留有怨气。

14.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出自《孟子·尽心上》。自己不如别人,还不惭愧,怎么能够比得上人家呢?

15. 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不去脚的尺寸,就去编制草鞋,我知道他不会编成筐子。这句话说明做事情应从同类者推知其本质

16.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如果想要使得天下天平,当今天下,除了我还有谁呢?

17.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有作为的人也会像舜一样。

18.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出自《孟子·告子上》。高明的木工师傅教人,一定依循规矩,学习的人也一定要依循规矩。这句话强调做什么事都有规矩,只有严守规矩才能把人教好、把事做好。

19.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出自《孟子·尽心上》。如果不把坑填平,水是不会向前流的;君子励志于洞悉圣人之道,没有一定的成就,是不能达到圣人的境地。

20. 古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出自《孟子·万章下》。金声而玉振之:指奏乐时以钟声起音而以磬声收尾。所谓集大成,就如同奏乐,从敲钟起音,以击磬收尾。敲钟起音是有条理地开始,击磬收尾是有条理地结束。孟子认为孔子是“集大成”的人。也就是说,智慧的思想家、英明的政治家应该是“集大成”的人。

文/田怀友

田怀友,山东青岛人。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国内报刊及网络平台。

2、关于孟子的资料,有关孟子的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关于孟子的资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关于孟子的资料,山东历史名人——孟子

关于孟子的资料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3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

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本文关键词:关于孟子的资料和孟子的名言,关于孟子的资料50字,关于孟子的资料30字,关于孟子的资料,关于孟子的资料简介。这就是关于《关于孟子的资料,山东历史名人——孟子》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k.jiuquan.cc/html-5180/
上一篇 怎么做蒜酱好吃,制作万能蒜蓉酱不要迷信配方
下一篇 兽的组词有哪些,兽怎么组词(孩子写作文再也不怕词穷了)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 2726 959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0632399@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