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痛经穴位准确位置图,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疼痛在人体分布上压痛点归纳之肩/背部压痛点
- 2、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痛经穴位准确位置图
1、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疼痛在人体分布上压痛点归纳之肩/背部压痛点
——肩部压痛点
1、肩胛骨上角压痛点
提肩胛肌下端附着于肩胛骨上角,上端附着于颈1~4横突尖,多会出现枕骨旁痛,并向上前方传导,引出太阳穴痛等。双侧严重病例,常需用双手托住下颌,支持头部重量以减轻征象。
2、肩胛骨脊柱缘压痛点
小菱形肌和大菱形肌均附着于肩胛骨脊柱缘上,小菱形肌发生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多会出现上背痛。
3、冈上肌肩胛骨压痛点
冈上肌内端附着于冈上窝,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出现肩胛骨内上方不适或酸痛,严重病例会出现患侧肩臂难忍的下垂沉重感;此肌外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上方,当肩关节自主外展90°时,也会加重征象和出现肩外方痛,此肌内端附着处损害性病变会引出颈背交接处沉重不适感或酸痛。
4、斜方肌肩胛冈
肩峰-锁骨压痛点——此肌下外端附着处自肩胛冈上缘,由内向外沿肩峰内缘转到锁骨外段上缘。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出现肩胛沉重不适和酸痛以及颈后方痛吊紧感,颈向健侧屈曲动作受限和肩外上方痛加重上举动作受限和携物乏力等征象。
5、冈下肌肩胛骨压痛点
此肌附着于冈下窝的内侧大部分骨面,约占整个冈下窝面积的2/3。上方附着于肩胛冈下缘,内方附着于肩胛骨脊柱缘的外缘,外方紧靠小圆肌附着处,下外方界于大圆肌附着处,其上外端形成一肌腱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后方。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出现肩胛部不适和酸痛。常伴有肩胛骨活动发响。
6、小圆肌和大圆肌肩胛骨压痛点
小圆肌的内端附着于接近腋缘的肩胛骨外上方的骨面,外端形成一肌腱附着于肱骨大结节。
——背部压痛点
1、胸椎棘突压痛点
为斜方肌筋膜(起自枕外隆凸旁和上项线沿项韧带向下直至胸12棘突),小菱形肌(颈7~胸1项韧带和棘突),大菱形肌(胸1~4棘突),上后锯肌(颈2~胸2或3背筋膜中线)、背半棘肌(胸1~5棘突)、多裂肌(颈3~腰5棘突)、旋椎肌(颈2-骶中嵴或椎弓根)等附着处。
2、胸椎后关节压痛点
该处为多裂肌和旋椎肌的胸1~~12后关节的附着处。
3、椎板压痛点
背部软组织损害时,胸椎各个椎板背面的骨膜受到多裂肌和旋椎肌损害的也会罹患无菌性炎症病变,导致背部拉紧感、发僵和局限痛等包括前胸等传导征象。
4、胸椎横突压痛点
头半棘肌(颈2~6棘突~胸1~5横突尖)覆盖在背半棘肌(胸1~5棘突胸6~10横突尖)之上。此压痛点与胸椎后关节压痛点伴随发生,故也很难作出鉴别。
5、背伸肌群和背筋膜压痛点
胸椎棘突端旁侧背伸肌群和筋膜损害经久不愈可变性孪缩,形成腱性束条。
●上述的五个部位是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好发处,往往以胸5~6,胸8~9或胸11~12椎部位最为敏感。除引出各自部位的局限痛以外,还会引出:
(1)主要出现背痛,背部沉重感,吊紧感,麻木感。冷水浇背感,背挺不起等征象;在肋软骨处形成高度敏感的压痛点,常误诊为“肋软骨炎”(Tietze综合症);
(2)疼痛也会向前胸传导,出现心悸 ,早博,胸闷,呼吸不畅等诸种征象易误诊为“冠心病”;
(3)疼痛还可向上传导,会引起颈部不适,吊紧感或枕颈痛等所能并发的诸种临床表现。
#暖榜健康超能团#
2、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痛经穴位准确位置图
痛经和肝、脾、肾的关系很密切,要梳理肝、脾、肾经。可以用地机穴、三阴交、阴包穴、太冲穴、水泉穴等五个穴位对付痛经。
脾经上的易堵穴位地机穴、三阴交
探查脾经,我们用小指的掌指关节。脾经很长,我们主要找小腿这一段。
- 两个痛点之一,地机穴
- 两个痛点之一,三阴交
大家可以坐在沙发上,翘一个二郎腿,摸一下小腿,有一根骨头很粗大,骨头的内侧就是脾经循行线路,外侧是胃经。
从膝关节到踝关节这一段,用自己的小指掌指关节敲击,注意不要敲到骨头上,是在骨头缝上行进。
手法仍然是:发力力矩要短,3厘米左右;力的角度是垂直的,速度不用很快。从膝关节胫骨内侧缘依次敲击到踝关节。多数朋友是在膝关节下方四指宽处,内踝间上面四指宽处有两个痛点。疼痛的感觉,一种是有点发酸,一种是特别疼痛。
说明气堵在这两个点,过不去。这个气被你导引起来之后,它拼命地撞击这个堵塞点。酸的朋友说明气血相对弱一些,它撞击得软绵绵的,这种情况下不妨再服用一些补益气血的药物。
找到两个穴位后,轻轻地用掌根按揉。我个人喜欢敲揉结合——在一个点上敲三下,然后揉一下;敲三下,揉三下。大家切记,力量不要很大。使劲敲没必要,对待身体要温柔。
脾经按揉一会儿,小腿会有一种暖暖的感觉,这是气血流转起来的表现。
肝经上的易堵穴位阴包穴、太冲穴
用我们大拇指的指间关节,把大拇指立起来。采用坐正、坐直,双脚平放地上的姿势。
- 阴包穴取穴
肝经很长,从大脚趾一直走到头部,我们找大腿内侧上的肝经穴位。
注意不是大腿上面也不是大腿下面,是大腿内侧。在内侧正中线上画一条线,一分为二,用右手大拇指指间关节,顺着这条线从上到下轻敲探查。注意动作要领同上。
从大腿上方依次敲击到膝关节,在膝关节上方大概五指宽的地方有一个强烈的痛点,它就是肝经上很著名的一个穴位——阴包穴。
找到之后轻轻按揉,因为这个地方往往非常疼。阴包穴还有个特点,它不仅疼,还带着一种很紧绷的感觉,特别硬。说明肝是很紧张的。
阴包穴几乎没有人不疼的,和我们今天所处的大时代背景有关系,我们一直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肝最喜舒达,一张一驰,可是我们张得太厉害,收不回来了,所以会有疼和硬的感觉。
- 太冲穴取穴
肝经另外一个很有名的穴位,叫太冲穴。太冲穴特别好找,在大脚趾和二脚趾延长线的交汇处,在脚面的最高点,可以用食指定揉。
曾有朋友说:我没有感觉啊!
大家别忘了,上面阴包穴疼得很厉害,为什么太冲穴没有反应呢?是因为气堵在上面了。所以记住我们疏通肝经的秩序是先按揉、敲揉阴包穴,待阴包穴痛感下降后,再点揉双侧的太冲穴。直到太冲穴也不疼了,说明肝经的下肢部分基本畅通了。
肾经上的易堵穴位水泉穴
- 水泉穴取穴
肾经的易堵塞穴位是水泉穴。看上图,找到水泉穴后,把拇指放到水泉穴上按揉,注意固定著,不要蹭来蹭去,要用拧螺丝的力,一圈一圈逐渐加力。水泉穴多数人都会是刺痛的感觉,好在它虽然按揉起来疼得厉害,但是通畅起来的速度也是很快。
上面讲的五个穴位,有痛经史的朋友或者正在痛经的朋友,不妨依次探查,按揉敲揉每个痛点3到5分钟,每个穴位交替进行,往往一个穴位做第二遍的时候,痛感已经下降,你只是引导一下,气的周流是身体自己完成的。
没有痛经问题或者男士,对这几个肝、脾、肾常见堵点,也应该做出计划,每天两次,每次3到5分钟,持续按揉,大概一个礼拜左右这些痛感就消失了,意味着这个气血在这些经络上比较畅通了。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养生图文信息,特别是当涉及食疗、药品、配方、针灸技术等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冶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非专业人士请勿随意使用!若有侵仅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关键词: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胆囊炎,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肩周炎,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女,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胰腺,脚疼痛部位对照表。这就是关于《18个痛点的准确位置图,痛经穴位准确位置图(疼痛在人体分布上压痛点归纳之肩/背部压痛点)》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