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管婴儿治疗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动态监测需结合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指标检测及影像学评估,形成 “自我监测 - 医院检查 - 风险分级” 的完整体系。以下是科学、系统的监测方案及操作细节:
一、自我监测:居家必做的 “三查两记”
1. 查症状:警惕 OHSS 典型信号
腹胀 / 腹痛:从轻微坠胀感发展为持续性胀痛,甚至影响活动(提示腹水增多)。
体重骤增:24 小时内体重增加≥1kg,或 3 天内增加≥2kg(体液潴留的重要标志)。
尿量减少:24 小时尿量<800ml(正常应≥1500ml),尿液颜色变深黄(浓缩表现)。
其他预警: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水压迫肺部)、头晕乏力(电解质紊乱或低血容量)。
2. 查体征:简单易行的居家评估
腹围测量:
方法:晨起空腹,站立位,用软尺绕肚脐水平一周测量,每日同一时间记录。
预警:腹围每天增加≥2cm,或较基础值增加 5cm 以上(提示腹水积聚)。
下肢水肿检查:用手指按压脚踝内侧,若出现凹陷且 10 秒内不回弹,提示水肿加重。
3. 记录数据:建立监测日记
必备表格:
| 日期 | 晨起体重(kg) | 24 小时尿量(ml) | 腹围(cm) | 腹胀程度(1-10 分) | 饮食 / 用药情况 |
|------------|----------------|------------------|------------|---------------------|----------------------|
| 2025.6.25 | 55 | 1200 | 82 | 3(轻微坠胀) | 蛋白粉 + 冬瓜汤 |
记录要点:体重需空腹、排尿后测量;尿量可用有刻度的尿壶收集统计。
二、医院监测:分阶段的专业评估
1. 促排卵期间(重点预防期)
监测频率:
促排卵第 5-7 天起,每 2-3 天复查 1 次(根据卵泡生长速度调整)。
检查项目:
血清激素:雌激素(E2)水平>3000pg/ml 时,OHSS 风险显著升高;孕酮(P)若提前升高,可能提示黄体过早形成,增加风险。
阴道 B 超:
卵巢大小:单侧卵巢直径>5cm,或卵泡数>15 个(尤其直径 14-18mm 的卵泡过多),需警惕。
盆腔积液:少量积液(<1cm)属正常,若积液深度>3cm 且进行性增多,提示早期 OHSS。
2. 取卵后(高风险期)
监测频率:
取卵后第 1、3、5 天必须复诊,直至症状稳定。
检查项目:
血液指标:
血常规:红细胞压积(HCT)>45%(提示血液浓缩),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合并感染)。
生化指标:白蛋白<35g/L(蛋白质流失),肌酐>106μmol/L(肾功能受损),电解质(钾、钠)紊乱。
影像学检查:
腹部 B 超:测量腹水量(如最大深度>6cm),评估肝脏、肾脏受压情况。
胸部 X 光 / CT:若出现呼吸困难,需排查胸水(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
3. 移植后(持续观察期)
监测重点:
若移植后出现腹胀、体重增加,需与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鉴别,避免漏诊 OHSS。
特殊检查:
血 HCG 检测:妊娠会加重 OHSS,若 HCG>1000mIU/ml,需加强监测(孕早期 OHSS 可能延迟发作)。
三、OHSS 严重程度分级与处理原则
根据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标准,监测结果需结合分级采取对应措施:
1. 轻度 OHSS
症状:腹胀、下腹不适,卵巢直径 5-12cm,少量腹水(B 超示积液深度 1-3cm)。
监测处理:
居家观察,每日记录体重、尿量、腹围。
增加高蛋白饮食(如前文建议),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
若 48 小时内症状未缓解,需复诊查 E2、血常规。
2. 中度 OHSS
症状:明显腹胀、恶心呕吐,尿量减少(24 小时 800-1000ml),腹围增加 5-10cm,卵巢直径>12cm,腹水深度 3-6cm。
监测处理:
门诊输液治疗(补充生理盐水、白蛋白),每日复查 HCT、电解质。
禁止剧烈活动,避免卵巢扭转(若出现突发剧痛,立即急诊)。
3. 重度 OHSS
症状:严重腹胀无法进食,尿量<500ml/24h,体重每日增加>2kg,伴呼吸困难、胸水、肝肾功能损伤。
监测处理:
立即住院,进入重症监测:
每 6 小时测体重、腹围、尿量,记录出入量。
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压(若出现低血压,提示休克风险)。
每日查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警惕血栓形成),必要时腹腔穿刺引流腹水。
四、特殊人群的强化监测方案
1. PCOS 患者
风险特点:卵巢储备高,促排卵时 E2 易快速升高,OHSS 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 3-5 倍。
监测调整:
促排卵起始剂量降低 20%-30%,每周 2 次 B 超 + 激素检测。
若卵泡数>20 个或 E2>5000pg/ml,建议取消鲜胚移植,行冻胚周期。
2. 年轻女性(<30 岁)
风险特点:卵巢反应敏感,即使 E2 水平中等,也可能发生 OHSS(尤其合并妊娠时)。
监测重点:
取卵后即使无症状,也需监测至移植后 14 天(孕早期 OHSS 可能在 HCG 升高后出现)。
若移植后确认妊娠,每 3 天查 HCG,若翻倍过快(如 48 小时翻倍>66%),需加强腹水监测。
3. 曾发生 OHSS 病史者
预防措施:
本次促排卵前咨询医生,可采用 “温和刺激方案”(如微刺激、拮抗剂方案)。
取卵后常规复查至月经来潮,避免漏诊迟发型 OHSS(取卵后 7-10 天发作)。
五、监测工具与医患沟通要点
1. 实用工具推荐
体重秤:选择精准电子秤(精度 ±0.1kg),固定晨起空腹测量。
量杯 / 尿壶:带刻度(≥500ml),方便记录尿量。
医患沟通清单:就诊时携带监测日记,重点告知医生:
“最近 3 天体重增加了 3kg,尿量每天约 600ml。”
“腹胀从肚脐周围蔓延到整个腹部,呼吸时感觉胸口发闷。”
2. 紧急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立即前往生殖中心或急诊:
头晕眼花、站立时晕厥(低血容量休克前兆)。
单侧下肢肿胀、疼痛(警惕深静脉血栓)。
持续胸痛、咳嗽带血(可能肺栓塞,需立即 CT 排查)。
通过 “自我监测 + 医院专业评估” 的双重机制,可早期识别 OHSS 风险,避免从轻症发展为重症。建议患者制作监测表格贴于家中,养成定时记录的习惯,同时与主治医生保持密切沟通,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监测频率和干预措施,确保试管婴儿治疗安全进行。